大皖新聞訊 “我們在這里與人大代表面對面、心連心,實實在在解民意、辦實事。這里就是代表履職的家,也是選民的家!”提到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沈南村的“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不吝贊揚。
12月12日,代表們在“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來訪群眾。
“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位于沈南村村委會內,雖然占地不大,但室內陳設很溫馨,制度展板、活動剪影等一一俱全,“來這里和人大代表嘮嘮家常話都感覺很暖心。”家住沈南村上圩自然村村民王春華回憶起8月中旬來工作室的場景動情地說道。當時正值炎炎酷暑,王老家里的6畝田因為缺水旱得厲害,他騎著三輪車心急如焚趕到工作室,開門見山就和當日坐班的鎮人大代表姜茂香反映。
了解情況后,代表們迅速向沈巷鎮農村農業辦說明情況,并在相關部門協助下,和裕溪社區聯合組織力量,打開長江東風閘,調來四臺大型水泵,持續奮戰40多天,倒灌長江水解決旱情,并對沈南村下轄19個自然村進行查看,安排挖機等設備疏通各條支水系,保障每個自然村農田灌溉能順利進行。
收集民意,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真正把群眾的“煩心事”變成令人心安的“舒心事”。
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村民付業文反映,“沈南村通往鎮區的主干道,因為新建江北八路時一段上坡,由于沒有進行混凝土硬化,每逢雨雪天氣該路段坑洼不平,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隱患。”隨即,陳中杰會同其他人大代表現場查看,并與村兩委協商,將該路段硬化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這條路是沈南村連接周邊好幾個行政村的要道,雖然全長只有40米不到,但和百姓出行息息相關。”在實施完道路混凝土硬化工程后,細心的人大代表們發現,該路段沒有路燈,到了夜里尤其是附近中學的學生晚自習回家十分不便,通過黨建引領、村兩委實施,20多盞全新的太陽能路燈在半個多月時間內全部亮起來,猶如一排衛士守護著這條"不起眼"的鄉村小道。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作為鳩江區代表聯系群眾工作試點村,通過下沉到村居,推進規范化建設,現已成為暢通反映民意,實現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傳達民聲常態化的重要渠道。其獨有的運行機制,也成為了這座民意的“連心橋”在百姓心中閃閃發亮的品牌。
“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自2022年6月份成立之初,便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型地建立了“線下”實體站+“線上”聯絡站的接待制度。“每周日為選民接待日,安排兩名人大代表當日坐班接待。同時,充分利用微信群平臺開啟社情民意‘直通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整個沈南村下轄19個自然村都設置了人大代表線上微信工作群。“以‘一群一代表’進駐的方式,實現人大代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全天候接收、無時差溝通、加速度辦理,使群眾的訴求從‘指尖’落到‘地面’,使民意在‘基層一線+網絡前線’的立體矩陣充分涌現”。
“陳中杰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至今,共有7名人大代表進站履職,受理各類反映問題30多件,滿意率達100%。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