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地標農產品背后的故事 | 楊家斌:守好和縣辣椒,就是守住手上飯碗

大皖新聞訊 “五個能人帶一鄉,萬噸蔬菜過大江。”這個故事,成為了和縣發展蔬菜產業的開端,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流傳至今。如今, “和縣辣椒”已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為馬鞍山首個國家地標產品。2022年, “和縣辣椒”又成功入選安徽省2022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不難看出, “和縣辣椒”已成農戶發家致富的利器。

漂泊十余年,回鄉種辣椒

楊家斌,和縣陽光蔬菜瓜果家庭農場場主,種植和縣辣椒已經有12年時間。在此之前,楊家斌曾在甘肅、江蘇、山東等地做面點為生,糕點、包子、餛飩樣樣都行。

在外頭漂泊了十余年,楊家斌仍眷戀著家鄉,在妻子生產的契機下,楊家斌決定不再外出,回到家鄉做一份事。

年少時,楊家斌就曾聽說過“五個能人帶一鄉,萬噸蔬菜過大江”的故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縣這個“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籃子”的名聲越來越大,種植蔬菜的念頭也在楊家斌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當時除了我老婆,其他人都不看好,認為 我沒種過地,沒經驗,肯定不行。”楊家斌笑著回想當時,妻子很支持自己,夫妻二人決定一試。剛起步時,楊家斌投資了200萬元,種植了近100畝蔬菜大棚,包括黃瓜、西紅柿、辣椒等。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大豐收,這讓楊家斌信心倍增。

在田保鮮技術,堪稱“獨門絕技”

楊家斌繼續摸索著前進,陸陸續續擴展至如今,已種植200多畝蔬菜地。從一開始,楊家斌的蔬菜棚里,辣椒占比就偏重,一直到現在,辣椒已成主打產品。 “每年七八月種和縣秋延辣椒,可以一直賣到第二年3到5月,再種一季甜瓜,收獲后再種辣椒。”楊家斌說,和縣辣椒在品種和技術上都在不斷更新,其中“在田保鮮技術”堪稱和縣辣椒成功的“獨門絕技”。

楊家斌解釋, “在田保鮮技術”是通過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濕度,讓成熟的辣椒緩慢生長,可以將辣椒的上市期從當年的11月延后到第二年的5月份,其間擇機上市,不僅能賣個好價錢,還能穩定市場價格。

“可以說是和縣一代一代蔬菜人摸索出來的好技術。”楊家斌說,憑借這個技術,和縣辣椒的上市“可控性”加強了很多,市場競爭力也更強。目前,楊家斌的農場每年和縣辣椒產量在五六百噸,基本在本地就能銷售一空,然后走向長三角,甚至更遠地方的餐桌。

守好“和縣辣椒”,守住手中飯碗

如今,楊家斌也注重科學種植,經常參加學習、培訓班“充電”,嚴格把控農藥、肥料使用。上市前,主動送檢、抽檢,按綠色食品標準執行,統一包裝銷售,每箱辣椒都有合格證和“溯源二維碼”。保障和縣辣椒品質安全,就是保護這塊“金字品牌”。

在種植過程中,楊家斌也注意到兩個難題,一個是每年辣椒種植季都是夏季高溫季節,而蔬菜不能全面機械化操作,勞動力緊缺,往往會影響種植進度。另外,辣椒的常見土傳病蟲害防治問題,也有待技術攻關。

不過,楊家斌對“和縣辣椒”的未來頗有信心。據其介紹,目前,和縣辣椒在當地的種植面積達10萬到12萬畝,小小的紅辣椒,早已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受到長三角地區廣大消費者的追捧與好評。

在楊家斌看來,保護“和縣辣椒”,有利于提升和縣蔬菜品牌影響力,擴大銷售網絡,提高產品價值,助力農戶增收。 “說白了,保護和縣辣椒,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飯碗。”楊家斌堅定地說。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地標農產品背后的故事 | 高聲杰:養旌德黃牛,“ 放牛娃” 闖出致富路

2016年,高聲杰看中家鄉旌德黃牛的前景,創立了旌德縣紅金山家庭養殖農場,專業養殖旌德黃牛,六年來,靠著拼搏與奮斗,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地標農產品成安徽農業發展金字招牌

2022年,我省繼續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太平猴魁、和縣辣椒等11個產品納入保護提升序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五台县| 峨眉山市| 乳源| 图木舒克市| 建平县| 韩城市| 桑日县| 东方市| 衡阳市| 大兴区| 临西县| 彭阳县| 盐山县| 山阴县| 石屏县| 慈利县| 开江县| 灵川县| 淮南市| 西宁市| 旬邑县| 鹿邑县| 东城区| 彰化市| 朝阳市| 雅江县| 黄大仙区| 福建省| 潍坊市| 新和县| 苍南县| 玉环县| 保康县| 都昌县| 彭泽县| 泰宁县| 开鲁县| 宕昌县| 江安县|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