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3日上午,在“郜宗平警務室”,民警郜宗平為程師傅采集著個人信息,幫助他補辦居民身份證。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郜宗平警務室”是淮南市公安機關唯一一個以民警個人名字命名的警務室,這個開在老百姓“家門口”的警務室,方便了周圍群眾辦事。
郜宗平在警務室里工作。
轉做戶籍警當起“新學員”
“這個警務室建成于2021年3月,管轄面積為1.4平方公里,內有1個城市社區和1個行政村,7個居民小區,商業店鋪150余家,中小學校5所,服務人口50000余人。2022年5月,因一級警長郜宗平的加入,正式更名為‘郜宗平警務室’,這也是淮南市首個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務室。”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區分局淮河路派出所教導員徐夏告訴記者,郜宗平從警34年來始終扎根一線,從事基層社區警務工作28年,專職戶籍工作6年,先后五次分別榮獲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優秀社區民警”。
協助同事查找嫌疑人戶籍信息。
記者了解到,郜宗平在做社區管段民警28年里,曾和男警一樣辦案,也參與抓捕嫌疑人等危險工作。6年前轉做專職戶籍民警后,郜宗平當起了“新學員”,又從頭開始學習戶籍工作。“做戶口工作要再細心些,對待群眾要再用心些,解釋政策要再耐心些,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沒有不理解我們的群眾,沒有做不好的工作。”郜宗平常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郜宗平給群眾采集人像辦理身份證。
郜宗平警務室在辦理戶政類業務、交管類公安業務方面不僅可以提供7×24小時的預約服務,還創新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郜大姐茶話室”,群眾只需掃碼關注就可以提前查詢需要準備哪些資料,同時警務室也通過公眾號定期發布反電詐等各類公安普法知識,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服務和溝通,滿足群眾“就近辦、馬上辦、一次辦”的需求,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因為實用性和便捷性,“郜宗平警務室”已經在轄區內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認可,像近期暑假孩子需要入學報名,警務室每日辦理各類公安類業務日達50余件,日服務群眾100余人。
郜宗平和同事到社區走訪。
調解群眾矛盾送上菊花茶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看到,為了保證便民服務質量,郜宗平警務室設置了如休息長椅、手機充電站、急救藥品、免費飲水、衛生間等配套服務措施,群眾在等待業務辦理期間還可以通過電視觀看淮河路派出所自制的反詐宣傳小視頻。
郜宗平了解轄區商戶信息。
“郜宗平警務室”在整體的裝修設計上,保持公安機關莊嚴肅穆的基礎上,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群眾、融入群眾,以徽派文化和淮南本土文化為基底,多增加了一些人性化、溫情化的感觀布置。
“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一個讓老百姓‘愿意來、坐的住、敞開說’的地方,讓老百姓有事情去‘郜宗平警務室’,有問題去‘郜宗平警務室’,把這里真正變成老百姓‘家門口’的警務室。”徐夏告訴記者,“郜大姐茶話室”就是群眾和民警談心交流,化解矛盾糾紛的地方,安徽人愛茶,愛以茶待客、以茶會友,警務室的待客口號就是:歡迎來,別急走,敞開說。警務室在調解民事糾紛時,給群眾端上一杯清熱降火的菊花茶,結合郜大姐“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勸解之道,新時代的“楓橋經驗”便在這間小小的警務室里開枝散葉。
郜宗平向小區物業人員了解居民情況。
愛心、細心、用心、暖心,30多年來,郜宗平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將生命的意義在奮斗中彰顯,讓人生的價值在堅守中閃耀,將忠誠作為干事創業的不變信念,做人民群眾身邊的知心人、貼心人、守護人。今年二季度以來,郜宗平警務室運用“讓他三尺又何妨”工作法共調解矛盾糾紛12起,調解成功率100%。實現了以茶為媒話平安,警民攜手解疙瘩,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郜宗平在采集居民信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文/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