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王蕊,2016年參加工作,現為六安市司法局四級主任科員。2021年6月,王蕊向組織申請來到霍邱縣河口鎮柏樹林村,成為第八批駐村工作隊成員。一年來,她和同事們在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的同時,積極謀劃鄉村產業發展,在基層崗位揮灑青春熱血。
帶領村民謀劃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談起當前柏樹林村的鄉村振興產業,王蕊滔滔不絕。"我們去年是種了6畝蔬菜,主要種植了從亳州引進的貢菜。今年我們擴大了規模,在去年基礎上又流轉了50畝土地。我們還試種了五畝金絲皇菊,如果村里面技術成熟的話,再慢慢推廣到大戶,讓技術拓展延伸到普通農戶那邊,把村里面普通人群的收入都能提高上去。"她從最初到村子時對各項事務不熟悉,到逐漸適應工作環境還謀劃起村里的經濟、產業管理,這個自認為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的姑娘在一件件小事中飛速成長。
為實現鄉村振興,霍邱縣河口鎮柏樹林村目前主要依靠種植蔬菜發展集體經濟。這一靈感既與當地環境有關,也是在機緣巧合由駐村工作隊成員促成。"這是根據村子種蔬菜的歷史傳統,考慮土壤、氣候、水源、環境和農戶種植經驗。很多大戶都有種大棚蔬菜的經驗和技術。我們工作隊有一個成員是亳州的,那邊貢菜發展的很好,他就把種子帶給我們,也有固定的銷售渠道。"王蕊告訴記者,種多少就收多少,銷路不愁讓整個村子也是干勁十足。
"在田間管理這一塊,我們主要聘用一些在家的老人,一方面他們能夠學習種植技術,另一方面也能給他們增加收入。"王蕊表示,除了種植,在蔬菜銷售、推廣等方面,村里也下了不少功夫。"我們想提高市場占有率,今年與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的專家對接,邀請他們到我們村里面來進行種植技術指導。"
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村里要求定期對脫貧戶進行走訪,了解村民的生活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王蕊是一個月一走訪,"因為我們還要填幫扶手冊,里面有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果,所以走得勤一點,他們填得更完整一點。"
王蕊向記者介紹,在霍邱縣河口鎮柏樹林村,大部分家庭的男性青壯年在江浙滬等地務工,老人和孩子在家的較多,還有部分去鎮上超市、米廠等地方工作的婦女在家。"走訪的時候,會問他們最近身體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主要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展開,目前我們村在這方面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王蕊自豪地說。
慢慢地,村民們也逐漸信任王蕊,開始把家里的情況分享給她。王蕊至今記得,在一次走訪中,有一戶老兩口和她傾訴了家里的不幸遭遇。王蕊很揪心,表示村里會根據實際情況看看能否采取幫扶政策。
"時間長了,你就會加深對群眾的感情。"在駐村之前,王蕊因為工作性質很少接觸群眾,但在駐村的工作中王蕊每天都與群眾接觸,也加深了對鄉村的認知。"大部分群眾都是非常熱情的,也很講道理,只需把開展的工作跟群眾說清楚,他們非常配合。"王蕊表示,做群眾工作要有對群眾的感情,要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年輕人就要多承擔一點
談及青年黨員的使命擔當,王蕊表示,作為青年在身體方面可能更有優勢,要多承擔一點。
今年清明節期間,六安突發疫情,在得知市區即將實行靜態管理的消息后,王蕊和同事連夜趕往駐點村,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在這期間,我們做了7輪全鎮核酸檢測。我們三個駐村工作隊成員全員參與,負責維持秩序,摸排在外務工人員。"王蕊告訴記者。
除此以外,王蕊還要進行夜巡夜查。為此,王蕊和其他駐村工作隊成員在霍邱縣駐守了50多天沒有回家。
"因為這是你的駐點村,它是你的崗位,你不能夠脫離崗位。"王蕊表示,自己還將在柏樹林村駐守兩年,"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是基本點,在此基礎上才是奉獻,是去承擔更多的工作。"
彭繼友 康世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省司法廳供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