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1年7月22日,正在出差的王夢菊接到了通知,26日趕到拉薩,開始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高原反應、停水停電、高寒氣候……王夢菊努力適應當地生活,用心做好法援工作,在雪域高原播撒法律的種子。2022年6月15日,記者聯系到王夢菊,對她進行了采訪。
初到西藏 高反給她個下馬威
來援藏這件事,是早就埋在王夢菊心底的一顆種子。2015年,王夢菊的一位師兄參加了“1+1志愿者律師”活動,對西藏的無律師縣進行法律支援。這位師兄經常講述他在西藏的見聞,碧澄的藍天、淳樸的風土人情,讓王夢菊對這塊土地產生了向往。
2021年4月,安徽省律協發布了招募公告,王夢菊第一時間就填寫了報名表和申請書。2021年7月22日,王夢菊在出差途中接到出發通知: 7月28日到拉薩,29日召開啟動大會。
為了給適應高反留足時間,7月26日,王夢菊經西安飛往拉薩。落地拉薩的時候,王夢菊還蠻興奮的。到拉薩后,王夢菊帶了幾瓶氧氣住進酒店就沒出門。當晚,高反還是來了,頭疼、胸悶、太陽穴酸脹。王夢菊想,也許睡著了就好了,可是怎么都睡不著,鼻子特別干,吸氧好像也沒什么用。王夢菊告訴記者,感覺那個晚上特別漫長,準備天一亮就去醫院。迷迷糊糊中熬到了天亮,讓她有點意外的是,身體緩過來了,癥狀有所緩解了。到29日啟動大會的時候,王夢菊就已經適應了拉薩的環境。
克服困難 努力適應雪域高原生活
但是生活方面的問題接踵而來。
到錯那縣沒幾天,就停水了,需要自己拿水桶到小區門口接水提回來用。王夢菊住在三樓,在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負重爬樓,挑戰真不是一般的大。王夢菊只好幾步一歇,跌跌撞撞把一桶水弄上樓。剛開始,雪域高原的氣候也讓王夢菊難以適應。八月的時候,錯那縣的氣溫就開始走低了,漸漸地王夢菊就把毛衣、棉襖、羽絨服都穿上了。
從十二月開始,錯那縣的溫度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穿著羊毛雪地靴,寒氣都能從腳底板透上來。有一次,在數九寒天里水、電、暖氣都停了。所幸還有煤氣,王夢菊用煤氣燒水灌了兩個熱水袋,熬過了黑夜。第二天醒來,仍然沒電沒水沒暖氣。王夢菊出門發現,外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十分安靜。王夢菊想發個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時此刻,可是手機已經沒電了。那一刻,她只好在街頭,用心體會一個人在蒼茫天地間的獨特感受。
用心工作 播撒法律的種子
去年八月初,王夢菊被錯那縣司法局的同志接到縣里,第二天就開始工作。工作方面一般就是接待群眾咨詢、代寫法律文書、辦理法援案件、參加政府會議、審核各類法律文書等。這些工作難度不大,在司法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夢菊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節奏。“要秉承慢字訣,就是有時候解答問題話說多了說快了喘得很,要停下來歇歇。”在王夢菊到來之前,錯那縣還沒有律師。當地人對王夢菊特別尊重,讓她感到自己在這里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王夢菊在當地一所小學進行普法宣傳,圍坐在一起的35個孩子是該小學的所有學生。
不知不覺間,一年的法援工作即將進入尾聲。6月15日,正好又遇到停電。王夢菊只好放下手頭的工作,到街頭幫一些普法的單位發材料,不時和當地人聊幾句。“這里的人特別好,眼神純凈、非常淳樸。”再過半個月就要回合肥了,王夢菊的心情很復雜,“到時,肯定會想念這里的藍天白云,想念這里的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受訪者供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