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11日,淮南市在壽縣古城舉辦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展出的作品綻放迷人光彩。
2022年6月11日,壽縣群眾在表演“非遺”抬閣肘閣。
據壽縣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淮南市在壽縣舉辦的此次活動主題是“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活動現場展示出全市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體現出黨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和關懷,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2年6月11日,一名大廚把豆腐切成可以穿針的細線,制作成菊花豆腐,吸引群眾拍照。
當天的非遺展演有花鼓燈、馬戲燈、壽州鑼鼓、抬閣肘閣等,在互動現場,群眾近距離觀看了紫金硯、壽州香草、剪紙等非遺傳統技藝類項目制作過程。在豆腐傳統制作技藝表演現場,大廚把豆腐切成可以穿針的細線制成菊花豆腐,吸引許多群眾圍觀并贊不絕口。
2022年6月11日,壽縣群眾在表演“非遺”舞龍。
另據介紹,壽縣現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6處,其中安豐塘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壽縣古城墻列入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壽春城遺址公園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壽縣共普查非遺項目8大類136項,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59項,其中國家級2項(正陽關抬閣肘閣、八公山豆腐傳統制作技藝),省級11項,市級21項,縣級59項,各級非遺項目傳承人33人。另外,正陽關抬閣肘閣、壽州鑼鼓先后斬獲第七屆、第十四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2022年6月11日,群眾在壽州民俗文化園了解壽州窯制作工藝。
2022年6月11日,當地群眾在壽州民俗文化園表演旗袍秀。
2022年6月11日,鄭氏壽州香草在非遺購物節上展出。
2022年6月11日,記者手中的虎頭香包是用壽州香草制作。
2022年6月11日,壽州民俗文化園展出的豆腐菜。
2022年6月11日,工藝師傅現場雕刻紫金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文/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