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日下午,記者在淮南采訪時發現,舜耕山腳下曾經的濕地,如今被建成了濕地體育公園,市民在依山傍水的環境中鍛煉、休閑,格外愉悅。
體育公園在淮南舜耕山腳下,環境優美。
體育公園里,健身又賞景
記者沿林場路由東向西行走,看到路南側種植著樹木和花卉,在綠樹環抱中還有一個不大的湖,與不遠處的舜耕山相連,讓人感到這個城市風景格外美麗。
記者注意到,路邊有一塊大巖石,上面刻有“體育公園”,4個紅色字十分顯眼。前方還有一塊“田家庵區舜耕山濕地體育公園”宣傳牌,上面“健康淮南,你我同行”“我健身,我快樂”“增強體魄,健康生活”“好生活,好體魄”標語配上跑步、打球、溜冰等造型立牌,讓人感到這個體育公園里充滿了活力。
舜耕山濕地體育公園。
記者進入體育公園,沿著右側一條小路往前走,路兩邊全是盛開的一簇簇“一年蓬”小花,黃色花蕊、白色花瓣呈傘狀打開,在綠葉的襯托下格外清新。小路的前面是一個健身廣場,配置了雙杠、單杠等器械,幾位市民在這些健身器械上鍛煉著。
“這個體育公園建得好,可以一邊健身一邊欣賞風景,你看那邊的風景是不是很美?我們如同在畫中鍛煉。”一位市民見記者拍照,指著西邊的風景說。記者往西望去,前方是清澈的湖水,岸邊有綠樹、涼亭,遠處青山上有一個電視信號發射塔,此處風景如同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舜耕山濕地體育公園環境優美。
“到這里停車很方便”
在小廣場的南側,記者看到一個停車場,里面可以停放幾十輛轎車。停車場的南側又配置了許多健身器材和一個球場。
“我們家開車來玩,到這里停車很方便,公園里有停車場,外面林場路上也劃了停車線停車,如果在法定節假日,車多的時候,還可以按交警規定的范圍內,靠右側不在停車線內順向單排停放車輛。”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平時這里人少,如果是雙休日、節假日,來這里的人特別多,有不少是一家人來玩,他平時不愛健身,但到了體育公園后,看到體育器材,受公園內氛圍的影響,不由得也上去玩了幾下。
在通往籃球場的路上,記者見到有幾個賣水和飲料的攤位,其中一名皮膚黝黑、身體健壯的男子將電動三輪車停在路邊賣水,而他的車旁邊還鋪了一塊健身墊,地上放了一對啞鈴和一個健腹輪。“我喜歡健身,過去在別處健身,后來發現體育公園里有許多人健身后沒水喝,或者帶的水不夠喝,就來這里賣水了。”他告訴記者,自己名叫王勇,在體育公園里邊賣水邊健身,感覺這也是一種樂趣。
男子一邊在體育公園里賣水,一邊用自己的健身器械鍛煉。
在籃球場,記者看到球場四周用鐵絲網圍上,東西兩邊各留有一個門,有4組人在里面打球。球場外面還有幾個乒乓球臺,有大人帶著孩子在打球,也有戴著紅領巾的學生在打球,旁邊還有人觀看。
打造社區15分鐘健身圈
在記者的記憶里,舜耕山濕地體育公園所在位置曾經是一個煤礦,煤礦關閉后,這里成為一個采煤沉陷區。
體育公園吸引孩子們和家長前來打球。
“采煤沉陷區進行了生態環境修復,建成了今天的濕地體育公園。除了舜耕山濕地體育公園外,我們還建了泉山湖體育生態公園,都是免費對市民開放。”淮南市教體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淮南市現有體育場地6050個,體育場地面積679.3萬平方米。其中,社會足球場地68塊,全民健身路徑1130個,健身步道134個,體育公園5個,大型體育場館3個。為使全民健身設施更加便利可及,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有效供給擴大,全民健身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有效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身需求,淮南市制定了《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
群眾在體育公園里健身。
群眾在體育公園里的籃球場打球。
據介紹,到2025年,淮南市將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不少于4個,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新建健身步道不少于60公里,逐步建立覆蓋全域的步道體系;新建改擴建全民健身中心不少于4個,新建改擴建公共體育場中標準田徑跑道和標準足球場地不少于2個,進一步提高覆蓋率;新建社會足球場20個;配建冰雪項目1個;完成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項目60個;新增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等智能設施設備的智慧健身設施不少于5處;信息化數字升級改造公共體育場館不少于2個;新建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不少于5個,推動戶外運動公共服務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成網;新建或提質改擴建社區(行政村)全民健身設施245個以上,新建城市綠道不少于100公里;加強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