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支援武漢時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的我見證了武漢的陰云籠罩,也見證了武漢的春意盎然。
來到上海多日,今天才有點時間整理些許思緒。這次上海疫情同樣面臨當年武漢的困難,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此次支援任務。回到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跟我媽說,“媽,我要去支援上海。”她略帶驚訝地看著我。作為父母都是有私心的,我知道她不想讓我去。記得從武漢回來后她曾說:“你走的這些天,我天天睡不著覺,我只想讓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這次,她仍然給了我出征的鼓勵和溫暖的叮囑。
出發的早上,我把行李放進電梯準備關門的時候,我媽跑出來,又塞了一個包子給我說路上吃。我分明看到了她的淚水,她有太多的不放心,只不過我的媽媽是個不善于表達的人。
到達上海后,我的第一次出任務是去“地球村”采集核酸,當天氣溫有30多度,剛穿上防護服就已經滿頭大汗。我和我的隊友隨著志愿者進入荷蘭館。剛進去就看到一個2歲的小朋友,她的媽媽正抱著她在窗戶邊玩。看到我們,他們趕緊過來了,可能是條件有限不方便洗澡,或許是來得太匆忙,沒有準備太多的衣服,小朋友穿的好厚,頭發粘噠噠的都是汗,看著讓人好心疼。但是孩子的世界是充滿陽光、五顏六色的,她很好奇也很配合我們采樣,采完之后還不忘說:“謝謝阿姨,你真棒。”
“寶貝真聽話,我們很快就能回家了。”孩子媽媽的一句話,讓我聽了之后突然鼻子一酸。回家,是我們所有人的愿望,平安回家更是我們最大的希冀。
經過兩天的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淋雨導致抵抗力下降,我的左耳朵發炎了,而且局部有膿性分泌物。
“陳琳這是給你的藥,條件雖然艱苦,但是你別不舍得用,用完我出任務的時候再給你買。”
“大琳你的耳朵好些了嗎,我來幫你沖洗。”
“你好些了么,不行的話告訴我,我來代替你出任務。”
……
這一聲聲的發自內心的關心,讓我感到了戰友之間的溫暖。這種戰友情從武漢到上海,會讓我銘記一生,我也有用同樣的方式去溫暖更多的人,愿人間有愛,春暖花開。
作者:安醫大二附院援滬醫療隊隊員陳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整理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