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來來來,老鐵們,今天駐村工作隊帶你們看看我們百子庵村原生態、無污染的稻田蝦,你們看看這個蝦,非常的干凈,品相也非常好,鄉親們養點蝦子不容易,有需要的老鐵們,可以聯系我們……”,伴隨著熟悉的聲音、熟悉的手勢,駐村工作隊線上“營業”近日正式開始了。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4月19日上午了解到,又到一年吃蝦季,六安市金安區橫塘崗鄉百子庵村稻田蝦再獲豐收,一籠籠稻田蝦長勢喜人,個大、色凈、肉質鮮美。往年的這個時候,是“稻蝦共生”養殖大戶們最忙碌的時候,下蝦籠、收蝦籠、稱重、送貨,滿車出去,空車回來,蝦農們直接賣到脫銷。
今年由于受疫情影響,全村上萬斤稻田蝦銷售渠道受到阻斷,陷入了滯銷的困境。又適逢農忙備耕時,如果稻田蝦不及時清掉,會耽誤農田旋耕,后續水稻種植也將受到影響,望著滿田待收的稻田蝦,眼瞅著水稻農事將近,蝦農們愁容滿面,只能望“蝦”興嘆。
令人欣慰的是,百子庵村駐村工作隊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了蝦農們這個難題,他們立即行動起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為農服務,一場助農“大接力”拉開了帷幕,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據悉,駐村工作隊先是實地走訪稻蝦田,全面了解全村稻蝦實際情況,包括稻田蝦的品相、價位、數量、銷售渠道等,幫助蝦農制定銷售方案。線下用腳步丈量民情,線上,用愛心消費助農。駐村工作隊在微信視頻號、抖音號、朋友圈、微信群當起了“推銷員”,多渠道發動一切能發動的力量加入消費助農行列中,4月17日僅半天時間就接到了來自六安市區300斤的訂單。
然而,訂單是有了,但是由于疫情全市靜態管理道路封控,貨出不了鄉,駐村工作隊又及時與鄉領導溝通協調順利辦下通行證。
4月18日上午一早,駐村工作隊帶著長福生態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呂長福駕駛著滿載新鮮出田的稻田蝦的貨車進入了六安城區,經過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一上午時間將300斤稻田蝦全部無接觸配送到客戶手中。
“駐村工作隊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昨天我們還在發愁這些蝦子怎么處理,沒想到工作隊一天就幫我們賣了三百斤,要不然這些稻蝦現在還滯留在田里,這下心里踏實多了。”呂長福激動地說。
“喂,我是陳隊長,您要買蝦?要多少?……”剛幫著農戶賣完了當天的蝦,工作隊又操心起了明天的銷售,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二天的訂單統計中,截至目前,駐村工作隊又為蝦農們接到了525斤的訂單。
汪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