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2年4月2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到上級單位緊急通知后,選派檢驗科兩名經驗豐富的檢驗師梁偉、陳兵馳援上海。4月3日一早,梁偉、陳兵早早來到集結地等候出發,逆行而上。
從中午1點忙到夜里三點半,完成近5000份檢測
梁偉、陳兵馳援的目的地是上海市長寧區臨空音樂公園藍衛檢驗方艙實驗室。4月4日,他們正式投入緊張而有序的核酸檢測工作。
據了解,這個方艙實驗室是臨時在公園門口搭建的,共8個艙,根據需求將陸續全部投入使用。每天送到這里的標本成千上萬。“我們一號艙8個人,我記得10號那天從中午1點鐘進入方艙實驗室一直到夜里3點半出艙,完成了50批核酸標本近5000份的檢測。”梁偉告訴記者。
“檢驗人”每次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
上海市長寧區臨空音樂公園藍衛檢驗方艙實驗室的工作強度很大,“檢驗人”每次需要連續工作都是在十多個小時以上。“我們進入工作區域后必須精力高度集中,從樣本的簽收、錄入,試劑配制、擺管,樣本震蕩、靜置,到加樣本至提取板、核酸提取,再到加擴增模板、擴增檢測,結果判讀、報告審核、數據上報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檢測人員嚴謹細致,來不得一絲絲的差錯。”陳兵坦言,這對檢測人員的體力和耐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輪檢驗下來整個人都是筋疲力盡。
據悉,為了早日遏制住疫情的蔓延,“檢測人”全副武裝,爭分奪秒,一絲不茍地進行著樣本檢測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最迅速準確的核酸數據。
朱悟深 戴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