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這是什么鸚鵡?”“折衷鸚鵡”“知道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嗎?”“知道!”在抓捕民警的連番追問下,自知無法抵賴的嫌疑人陶某只好如實交代……4月28日,安徽寧國警方循線追蹤、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宗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折衷鸚鵡”案。
據寧國警方消息,4月20日,寧國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在工作中獲悉,在該市居住的男子詹某有非法飼養野生保護動物的嫌疑。隨即,民警在詹某家中仔細搜查并發現,其的確飼養了一只綠色羽毛、嘴呈粉紅色的鸚鵡。民警經過現場查看并與相關專家取得聯系,經初步鑒定系國家級保護動物“折衷鸚鵡”。
面對警方審問時,嫌疑人詹某狡辯稱該只“折衷鸚鵡”是微信好友贈送的,拒不交代具體詳情。為了查明真相,辦案民警圍繞詹某的微信聊天記錄意外發現,其與1名網售鳥食的好友聯系較為頻繁,雙方之間有購買鸚鵡的聊天記錄證據。于是,辦案民警循線追蹤,快速查明該名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名叫陶某,家住安徽省蕪湖市。
在警方提供的證據面前,嫌疑人詹某如實交代,其非法購買并飼養的“折衷鸚鵡”系在陶某處購買。
乘勝追擊。4月28日,辦案民警經過多方偵查后趕赴蕪湖市陶某家中。在蕪湖警方的協助下,辦案民警最終在陶某的居處再次查獲一對“折衷鸚鵡”。
據警方調查,2015年至2016年間,犯罪嫌疑人陶某通過網絡購買了一對“折衷鸚鵡”。2020年,陶某又將孵化出的一只小“折衷鸚鵡”以4千余元價格販賣給詹某。
“‘折衷鸚鵡’屬于非原產于我國的鸚形目鳥類,目前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之中,同我國的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一樣,屬于《刑法》規定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無論是購買或是出售都涉及到觸犯法律。”據辦案民警介紹。
目前,犯罪嫌疑人陶某、詹某已被寧國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所查獲的3只“折衷鸚鵡”現已妥善安置在野生動物保護中心;而就陶某交代的購買“折衷鸚鵡”來源,警方也正在進一步的偵查之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陶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