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2日,據馬鞍山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管,規范經營行為,打擊市場交易秩序中的違法行為,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成立領導小組,緊盯全市各房地產開發、銷售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等,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全市房地產市場專項檢查工作,重拳出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充分認識專項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扎實做好專項檢查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企業銷售經營行為,促進馬鞍山市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對專項檢查和群眾投訴舉報發現的問題,及時梳理,該責令企業整改的督促其及時整改;屬違法違規行為該查處的,嚴格依法查處;對損害群眾利益、社會影響大的違法違規行為快查快處、限時辦結。
加強信息溝通,及時通報馬鞍山市房地產市場專項檢查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現象和行為,形成信息共享、合力查處、公開透明運行機制,共同探索規范市場行為、強化市場監管的有效途徑。
通過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利用系統內信用管理平臺、辦事窗口、執法檢查,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專項檢查要求、消費警示、典型案例等,鼓勵社會參與,警醒相關企業自查自糾,積極營造深厚的工作氛圍。
檢查重點圍繞:(一)是否取得營業執照經營,中介機構有無未取得相應的行政許可擅自從事房地產經紀服務;
(二)是否未取得項目土地使用權證明、項目建設許可證明、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證明、預售銷售許可證明而進行廣告宣傳的;廣告經營企業是否落實廣告承接登記、內容審核和檔案管理三項制度;
(三)是否嚴格履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有無“惜盤捂售”、“一房多賣”、囤積房源、哄抬房價、標價內容不一致、在標價和公示收費外加價等違法行為;
(四)是否有房地產項目的名稱、面積、價格、用途、位置、周邊環境、配套設施、物業管理等內容不真實、不準確的,進行虛假、夸大宣傳的;是否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以及其他市政條件作誤導宣傳的;以項目到達某一具體參照物的所需時間表示項目位置的;含有變相融資及升值或者投資回報等虛假、夸大內容的;含有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承諾的;含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第一等用語的;
(五)廣告內容是否有不符合社會良好風尚要求,含有“炫富”、宣揚享樂主義、封建等級觀念、崇洋媚外、封建迷信等不良文化內容的;廣告語言文字是否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用語不清晰、不準確的,用字不規范、不標準的;是否含有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內容的;
(六)房地產廣告中是否存在以下行為:樓盤位置示意圖標示不準確、不清楚,比例不恰當;在使用建筑設計效果圖或者模型、照片進行宣傳時,未在廣告中注明的;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不真實、不準確,不表明出處的;未經同意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
(七)房地產開發、銷售企業是否未取得銷售許可擅自進行房產銷售、“認籌”、“驗資”等其他假借形式的營銷行為,是否提前交定金、認籌金、驗資等形式作為銷售搖號的門檻;開盤樓號在取得銷售許可后是否立即在銷售場所進行公示,并明確樓盤銷售價格、面積、實際狀況等;
(八)房地產經營企業使用《商品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條款內容是否遵循公平原則,使雙方權利和義務相對等,有無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有無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自身責任、加重對方責任和限制雙方主要權利等;
(九)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且屬于市場監管職能監管范圍內的行為。
在4月2日上午的集中行動中,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組織了由分管領導帶隊的四個檢查組,對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四不兩直”突擊檢查,共檢查了20家房地產經營企業,檢查中發現涉嫌違法線索4起,其中價格違法線索1起,未進行“一房一價”公示1起,虛假宣傳線索2起,目前正在開展調查。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