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一套可愛的馬卡龍甜點、一只栩栩如生的鱷魚、一根可以以假亂真的棒棒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一塊小小的橡皮,居然能做出如此多的“花樣”。在有著“橡皮擦大王”之稱的安徽超晟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其上百種橡皮種類令來訪者嘖嘖稱奇。
作為埇橋區大澤鄉鎮特色產業,超晟文具見證了埇橋區鄉鎮特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小小的橡皮,不僅是大澤鄉鎮的特色產業,還撐起了貧困群眾韓軍晨家的生活“脊梁”。“家里有病人,四處尋醫花光了家里大部分積蓄,這幾年全是靠在廠里務工撐過了我家最苦的時候,現在生活、買藥、還債全指它呢。”在廠房內,51歲的大澤鄉鎮西四坡村村民韓軍晨隨手拿起一顆橡皮,質地柔軟,造型新穎。“來廠里6年了,自己也已經擺脫了脫貧,家庭生活也已經穩定了,苦點累點咱都不怕,相信好日子還在后頭等著俺哩……”回憶起早幾年的經歷,韓軍晨抬手擦了擦泛紅的眼眶。
“橡皮這個品類的市場容量小,目前我們廠的發展前景很好,每年的產量都在不斷上升,依然供不應求。”工廠老板劉雙超介紹,橡皮市場是一個市場需求彈性非常小的產業,無論經濟繁榮或者衰退,許多人都要用到這一必備的工具。“2014年,為響應政府號召劉雙超把自己在浙江的工廠遷回家鄉,以帶領鄉親共同致富作為目標,把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作為方向,五年的經營中,在蘆嶺鎮新建一家企業,共吸納群眾就業近200人次,現在已經擁有自主出口權,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非洲、南北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在2000萬元左右。
致富的“橡皮”茁壯成長,文具生產“變身”特色致富產業,帶領大批勞動群眾奔著小康的方向前進…早年間,家住大澤鄉鎮洪廟村的呂麗和丈夫守著家里的十幾畝土地生活還算美滿,兩人起早貪黑,勤勤懇懇,一年下來收入五六萬元,日子過得說不上富裕,卻也踏實。幾年前的,一場意外,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本的平靜。
“我丈夫得了腦溢血,那時候的醫療費真是壓得喘不過氣,家里的頂梁柱也塌下了。”呂麗說,那段時間壓力特別大,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過。“隔壁村有家橡皮廠,招收工人就業,我現在就在那兒上班,你要不也去試試?”經人介紹,呂麗懷著忐忑的心情找到工廠,面試后被工廠錄用,并得到免費的技術培訓,成了一名車間工人。“我是2016年進的廠,主要負責橡皮成品的加工,家里兩個孩子,他們去上學的時候我就過來賺點零花錢。”車間按件計酬,多勞多得,呂麗勁頭十足,“每個月抽空我就過來,農閑時可以賺點生活開支的錢。”相比于在外務工,呂麗認為,在家門口工作,除了有一份穩定收入,最大的優勢在于方便照看家人。“工廠管理特別人性化。時間比較自由,工資也都是按照工作量發放。”呂麗說,就業的情況解決了,家里的情況也越來越好,丈夫的身體也在慢慢恢復,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返鄉創業,帶富一方是我的夢想,之前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圓滿收官,下一步,俺也要緊跟黨的步伐,希望可以在家鄉的鄉村振興戰略上盡一份力呢!”聊起今后的發展,劉雙超的眼神里透露出堅定的信心。
張藝 韓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濤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