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法院消息,被告人李某某先是找人制作類似金融機構客服系統的語音呼叫軟件,再配合語音盒對外出售,這種軟件和語音盒結合使用可以捕捉通話對端的信息,通常被用于竊取信息和詐騙。李某某售出的語音盒和語音呼叫軟件被一詐騙團伙使用后,致使32名被害人銀行卡被盜用,造成近30萬元的經濟損失。近日,亳州市譙城區法院宣判了該案,法院以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追繳被告人李某某違法所得三萬元,予以沒收。
經審理查明,2018年11月份,被告人李某某受他人指使到深圳市某科技公司找到謝某某(另案處理),要求謝某某幫助其制作一款語音呼叫軟件,并要求該軟件結合USB全網通語音盒使用可以達到捕捉通話對端的案件信息功能。后謝某某按照李某某的要求,開發了該款語音呼叫系統并以5000元的價格出售給李某某。后李某某按照他人的指示從謝某某處以每臺800元的價格購買200余臺語音盒用以配合語音呼叫軟件使用,再對外以每臺1100元至1500元不等價格出售,非法獲利三萬元左右。
2020年10月22日,在亳州市譙城區碧桂園平侯府小區實施詐騙的鄧某某、葉某某,王某某(三人均另案處理)被抓獲,并查獲從李某某處售出的三臺語音盒及該語音呼叫系統軟件。鄧某某等人冒克銀行客服人員使用語音盒、語音呼叫系統軟件非法獲取32名被害人的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驗證碼等公民信息,致使上述被害人銀行卡被盜刷,共計人民幣284126.76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李某某明知他人實施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被告人李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系從犯,依法應減輕處罰。被告人李某某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愿意接受處罰,對其可以從輕處罰。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