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皖南山區,傳統的村落和民居較多,每一個村落、民居都能反映當時建筑風格與風貌,是歷史的見證,保護好這些傳統的村落我們責無旁貸。 ” 全國人大代表儲小芹認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加強對傳統自然村落的保護。
“我國廣袤的大地上,分布著數以百萬計傳統的自然村落。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基因庫,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一筆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儲小芹說,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村一戶一宅等政策的實施,有些傳統村落、民居,遭到人為破壞;有些因年久失修,屋漏墻倒;還有一些因當地居民認識不足,將民居做牛欄豬圈、堆放雜物柴草,嚴重影響村落整體環境和民居保護,導致傳統自然村落在逐漸減少。
儲小芹建議,加大對村落整體規劃,最大可能保持原有村貌和風格特色,絕不允許大拆大建。同時,注重鄉村旅游發展,將村落和旅游結合起來,村民嘗到鄉村的經濟價值也會自覺保護村落里的特色地域文化。通過旅游吸引城里人過來旅居、康養,為村落注入活力。當地政府要拿出一定資金修繕民居,或鼓勵個人維修,政府給予補助。 此外,她還建議政府部門經常派人下鄉查訪,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保護措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