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當地時間12月2日,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逝世,享年94歲。2007年4月,德斯坦曾訪問黃山市,到屯溪老街、呈坎、唐模等地考察,對徽州文化贊嘆不已。
2007年5月9日,徽州知名攝影家張建平先生曾撰文記錄德斯坦先生此次到訪徽州的全過程,發表在相關媒體。據該文,當時訪問黃山市的有德斯坦先生和夫人,有時任法國駐華大使蘇和,老總統特別辦公室主任維提尼,時任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馬捷利,時任法國駐華使館聯絡部主任等。省市官方之外,還有民間機構徽州之友俱樂部的負責人王樹楷、新浪副董事長汪延、蘭珍珍女士、張建平、姚順淶等中國民間人士陪同。4月15日晚6時,結束訪問。德斯坦臨走前與汪延、蘭珍珍有一番法文對話,說非常喜歡徽州這個古老的地方。
據張建平介紹,4月13日晚9點50分,德斯坦先生一行乘坐的飛機降落在黃山機場。剛剛坐定,德斯坦就問汪延:“安徽的省府在哪里?”汪延回答;“在合肥。”老先生搖搖手,說:“不對,在那個叫安什么的地方。”汪延馬上說:“安慶,那是很早以前的省府。”老人家又問:“大運河經過杭州嗎?徽商就是從杭州去的蘇州嗎?”
4月14日早上9時,德斯坦一行到唐模村水口,他對徽州古村落的建設格局不太了解,不停詢問身邊的時任黃山市外事辦副主任夏永根,為什么這里看不見村民住戶?導游解釋,中國古代講究風水文化,水口只是村落的入口。德斯坦在文匯館接受村民題贈的"壽比南山"條幅時,能讀出幾個漢字的發音。村民請他題詞,準備了題字筆和傳統毛筆備選。老先生一把抓過毛筆,像握鋼筆一樣,寫了“很好”兩個字。 德斯坦喜歡攝影,從唐模古村水口處開始就頻頻舉起相機。在美人靠邊,他把鏡頭對準聚集的村民,但遲遲按不下快門。陪同游覽的原徽州區旅游局長王潮涌對他說鏡頭蓋沒打開。老人家不好意思地笑了。
呈坎的貞靖羅東舒先生祠在全國也不多見,特別是男女同祠在封建時代尤為少見。德斯坦先生聽了這段介紹,看見夫人已站在女祠門外,連忙拿出照相機招乎夫人進女祠拍了相片。
臨近下午一點,德斯坦才依依不舍地告別祠堂,去村民家中用餐。席間,小院主人曹篁生贈送了自己親手雕刻的竹質筆筒,德斯坦拿在手中反復把玩,一定要主人簽上名字。曹篁生笑著解釋;他的簽名按中國傳統藝術習慣,已經刻在竹筒底部了。老總統及夫人主動邀請兩家人共用午餐并合影。
4月15日下午3點40分,德斯坦總統及夫人以及蘇和一行來到屯溪老街。在屯溪老街,曾駐足老街上的“汪一挑”餛飩攤前,觀看徽州小吃的產生過程,這對他來說充滿了神奇趣味。他還詢問“在哪能買到最好的徽州旅游地圖?”最后,買了一張黃山旅游地圖。
在屯溪老街一個小茶館,德斯坦一行觀看了小型徽州傳統戲劇表演,王樹楷把蔭馀堂茶坊特制的祁門紅茶和休寧松蘿有機茶作為禮物贈送給德斯坦先生夫婦和蘇和、馬捷利,老總統非常高興,認真詢問了有關徽州茶葉的歷史。總統夫人對印花藍布包裝愛不釋手。
分別時,老先生對中方陪同人員說:“謝謝你們的幫助,我非常喜歡徽州,我會把這里看到一切介紹給我身邊所有的朋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圖片由張建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