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1日,蕭縣杜樓鎮的陳女士意外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后,竟一步步地陷進了騙子的圈套,造成27萬余元的經濟損失。經過偵查,民警迅速鎖定了嫌疑人林某文。11月5日,辦案民警趕赴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林某文的住處,將其抓獲。
電話一: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催款 制造欠款假象
2020年9月21日14時許,家住蕭縣杜樓鎮的陳女士接到來自河南商丘的電話,對方稱是某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陳女士,在她名下有一張信用卡,消費了9860元,請她盡快還款。
陳女士感到非常意外,自己從來沒有去過河南商丘,怎么會在那邊的銀行辦理信用卡,更別說用這張不存的信用卡消費了。陳女士斷然拒絕了該“銀行工作人員”的要求。
然而,對方卻將陳女士的身份證號碼準確說了出來。這讓陳女士一時有了些擔心,對方告訴陳女士,那你報警吧。
電話二:冒充刑警隊“民警”震懾 制造恐懼心理
隨后,陳女士接到一名自稱某刑警隊“民警”的電話,向對方講述了情況。然而,對方卻用非常強硬的語氣告訴陳女士,根據“警方”調查,她用這張信用卡在某金店,采用信用卡盜刷的方式,套取現金9860元,證據確鑿。陳女士已經涉嫌信用卡詐騙罪,并要求她配合“警方”調查。
聽到這些后,陳女士傻了眼。
電話三:冒充檢察院“檢察官”安撫 制造“保護財產”陷阱
接著,陳女士又接到自稱“檢察官”人員的電話。“你的這個案件性質比較嚴重,國家正在對此類案件進行嚴厲打擊,如果你有什么情況也可以及時向我們反映,但是,我們要先進行資產清查,保護你的財產,你一定要相信我們”。
聽完這名“檢查官”的講述后,陳女士便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資產清查,并輸入了自己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及密碼,手機此時收到了多個驗證碼,陳女士又按照要求輸入驗證碼,將錢轉進了所謂的"安全賬戶"。
恍然大悟報警求助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
陳女士陸陸續續向對方的賬戶轉出了7筆錢,合計金額27萬余元。看著自己的錢一筆筆的被轉出,陳女士越發覺得不對勁,就算是真的有這張信用卡,欠款也不過是9860元。突然間,一絲念頭閃現在陳女士的腦海,難道被騙了?
帶著這樣的擔憂和疑慮,9月22日8時許,陳女士報了警。蕭縣公安局杜樓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明確告知陳女士,她被詐騙了,聽到這個消息,陳女士泣不成聲。
在掌握前期情況和證據后,蕭縣公安局杜樓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并聯合刑警大隊王寨責任區中隊展開調查,對案情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初步掌握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通過偵查,很快鎖定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林某文(男,22歲,廣東揭陽市人)。
11月5日,辦案民警趕赴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林某文的住處,將其抓獲。經訊問,林某文對其涉嫌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宋爽 李榮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