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多年來一直呼吁中小學減負的環境下,教輔材料正在使中小學教育不堪其累,與基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長劉秀云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了《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切實維護學生權益的建議》。在她看來,為切實維護學生權益,還中小學教育一個更加和諧的環境,對教輔材料的規范和整頓已迫在眉睫。
教輔材料存在三大問題
作為扎根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劉秀云發現目前中小學教輔材料主要存在三個問題。首先是教輔材料品種雜亂繁多,各種教輔書籍和試卷滿天飛,令學生及家長目不暇接,給教學帶來混亂。其次,教輔材料質量沒有保障。劉秀云表示,市面上公開發行、銷售的高中教輔材料,有的內容陳舊,題型老化;有的東拼西湊,不成體系;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知識性錯誤。而學生及家長盲目購買,有的學生甚至一門功課購買十幾種材料,給家庭經濟增加困難,更是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本不該有的困惑。
教輔材料標價虛高也是劉秀云所憂慮的。她發現市場流通的教輔零售價或投標價與標碼價格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與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評議教輔相比,價格差距更大。如安徽省教育廳提供的高中語文必修2《同步作業》共計376頁,碼價為22.51元。而市場上流行的近400頁的教輔材料,碼價接近100元。
劉秀云表示,資料品種過多,學生和家長迫于巨大的升學壓力和求勝心理,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料面前,過多選擇,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此外,資料質量沒有保障,導致學習效果的弱化,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學,而巨大的價格空間,容易導致教育行業的腐敗。
教輔上市需要嚴把三關
基于上述調研,劉秀云建議牢牢把住教輔材料三大關卡:質量關、發行關、價格關。
首先,嚴把教輔材料質量關。“教輔材料大多是一些教育類文化公司組織相關人員編寫的。這些人員有的是脫離教學一線多年的教學人員,有的是走出校門就進入公司毫無教學經驗可言的年輕人,真正懂行的人少之又少,編寫出來的材料質量可想而知。”因此,劉秀云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像管理校外輔導機構一樣,加大對編寫教輔材料這一類文化公司的管控力度,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這些公司進行評估和考核,質量不過關的教輔材料絕不允許面世。
劉秀云還建議,書刊發行部門組織相關人員深入調查目前市面上各類已發行使用的中小學教輔材料品種,甄別篩選,保留真正的優質精品,立即制止糟粕產品流向市場;對還未進入市場的產品,一定要嚴把審批關,在發行品種上嚴把數量關。
“教輔材料標價虛高,一方面讓學生感到困惑,甚至可以說使學生對社會的誠信產生懷疑,影響到學生三觀形成和未來發展;另一方面使一些不法商人和一些學校管理人員內外勾結,給教育事業帶來新的腐敗問題。”劉秀云建議,由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核算成本,統一價格,堅決堵住價格漏洞,確保市場良性競爭,確保學生的權益不受到侵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