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秋日的早晨,天氣微涼,可是泗縣大莊鎮和諧村貧困戶許道遠一大早就起來忙活了。“俺地里種的大青豆剛收完,現在又開始種大蒜了。”許道遠說,今年大青豆賣了個好價錢,一畝地掙了4000 元,大蒜預計掙得比這還多,這樣畝產值就接近1 萬元,比種小麥、玉米等收益高多啦。
在大莊鎮,像許道遠這樣在地里刨出“金疙瘩”的農戶遠不止他一個,比如隔壁曙光村的貧困戶周云家紅紅火火地搞起了中草藥元胡種植,一季大青豆一季元胡,一畝地年收入也達近萬元。
據悉,為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力推進特色農業集聚發展,大莊鎮打出一系列增收組合拳——鼓勵農民種植特色農作物,積極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特色種植業貧困戶申請補助,鼓勵其主動發展生產,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規范行業市場,確保農戶利益最大化。
為優化種植布局、培育農特產業,下一步全鎮將逐步建成以大青豆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已投資670 萬元在和諧、曙光、向陽、新集4 個村建設冷庫,把大青豆、大蒜種植與清洗、剝粒、真空包裝、保鮮冷藏等深加工發展結合起來,形成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單珊 何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