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秦方貴是泗縣草廟鎮通海村村民,因沒有技術和文化,過去他只能靠打零工維持家里的生活,收入低且不穩定。妻子身有殘疾,不能勞動,因此家里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2014年,經過民主評議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包保干部十分關心秦方貴一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多次到他家中走訪,與他拉家常、講黨恩,駐村扶貧干部和鎮村干部也經常給他送政策、送服務,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他的心坎上。政府的真情關懷、鎮村干部的全力幫扶,秦方貴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奮斗出來”的思想悄悄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聽說村里開展免費的職業培訓班,秦方貴便積極報名參加。 “當時在培訓班我學習的主要是農業栽培技術,學習栽培技術后,擔心自己會忘記,于是就嘗試在家里的8畝地種上了黑豆,又租了10畝地種植草莓和各種果樹。”在村干部的幫助下,秦方貴成功辦理了5萬元小額貸款,并確定以特色水果種植為發展脫貧產業,提高經濟效益。現在他還在不斷學習剪枝、施肥、打藥等技術,除了種植水果外還學會了種植蓮藕。秦方貴并不滿足于自身的脫貧,他將自己學到的種植知識和摸索出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村民,引導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積極發展高效優質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姚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