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在2019 年全省罕見干旱、氣象條件比往年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大氣環境質量主要指標同比均有改善,PM2.5 年均濃度46 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71.8%。
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超九成
去年,除了全省重污染天氣大幅下降外,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77.4%,劣Ⅴ類斷面比例0.9%,分別好于年度考核目標5.7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全省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超過90%。
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孫艷輝介紹說,去年我省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反映問題和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中之重,組織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印發4 批清單1303 個問題,完成整改1174個,占比90.1%。其中,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反映的23 個問題完成整改15 個,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44 個問題完成整改122 個,中央“回頭看”督察反饋的68 個問題完成整改35個。
2019年,巢湖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西半湖為中度污染、東半湖為輕度污染、均呈輕度富營養狀態。與上年同期相比,全湖水質由Ⅴ類好轉為Ⅳ類。
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
由于去年年初靜穩天氣多,以及一些市出現了“歇歇腳、松口氣”的心態,去年第一季度全省中、重度污染天數全年最多,并出現了污染最高值。
為保證今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3月底,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開展為期3個半月大氣污染防治包保幫扶工作。數據顯示,從1月1日至18日,全省PM2.5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4.9%。
不過,經省氣象部門預測,今年一季度氣象條件較往年總體偏差,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在繼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包保幫扶之外,我省還將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預警,每日會商空氣質量,分析研判污染形勢,及時指導各有關市做好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和應急管控,減少污染帶來的不利影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