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是驅動我國從全球科技競爭“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代表國家水平的策源地。長三角地區有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 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對此,民進安徽省委建議,為了爭取更多的大科學裝置落戶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催生更多更好的原創創新成果和技術溢出,希望高質量推進長三角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協同合作。
民進安徽省委認為,可以參考國際經驗,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成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委員會,在學科布局和地域布局上有戰略性、整體性的規劃。另外,可以建立長三角區域各省市科技創新協調長效機制,完善統籌協調和決策機制。這樣一來,可以發揮社會各界和智庫機構對創新決策的支撐作用,提升科學決策水平。也能促進各創新主體間的協同互動、科技創新資源的開放流動,以及跨地區、跨部門的協調配合。
民進安徽省委表示,要把大型科研基地建設與大科學項目結合起來,集中在一個區域規劃、設計、建造具有國際先進性、能實現科學突破、技術領先的大科學裝置群,發揮其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以及通過技術溢出和輻射作用促進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
而在人才方面,民進安徽省委表示,大科學工程建設和運營對人才的需求量極大,尤其是具有豐富經驗的科研和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建議長三角區域各省市應從科技設施規劃階段起通過聯合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強對相關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的規劃建設,以保障科學設施的順利建設和運行。“也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為引入的項目團隊成員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落戶、住房、教育等一系列保障措施?!?/span>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