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長江生態保護是長江沿岸發展的基礎。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劉屹認為,船舶排放是長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如果不加以系統管控,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將受到嚴峻挑戰。
希望全面監測長江船舶污染
劉屹說,長江水域的航運是沿岸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支撐,而船舶排放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主要有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尾氣排放等。”他說,船舶生命周期長,以發動機尾氣為例,遠超汽車尾氣排放。“但汽車排放在過去十幾年時間里,不斷升級。船舶排放法規是去年才剛剛出臺,各方面都處于起步階段。”
另外,劉屹看到,長江流域面積廣闊,流經19個省、市、自治區,“由于航行的船歸屬地不同,造成對排放超標行政監管及處罰責任主體不清,難于執行。”他說,船舶的工作特征也不利于實地檢查和執法,“對污染物偷排很難發現,難于取證。即便是在港口,因監管力量不足,也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劉屹說,要把長江水域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示范區,應構建長江水域船舶污染排放監測體系,實現船舶污染排放的智慧管理。“可以利用遠程在線監控等科技手段,實現對船舶油污水 、生活污水、尾氣排放的實時監控。
另外,劉屹希望構建從國家到省、市層面的船舶污染監控平臺,“采用先進設備、先進技術把船上現有監測設備整合起來,不僅摸清長江水域船舶污染排放底數,同時也能實時掌握排放情況。”劉屹還建議對重點區域的船舶顆粒物排放進行重點治理,“可以通過顆粒物捕集器等先進技術實現高效減排。”
推廣柴油貨車遠程在線監控
此前,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但劉屹看到,目前對柴油貨車的污染治理,還缺乏有效監管手段。他說,針對國三柴油貨車,很多地方開展了加裝尾氣凈化器的排放改造,但因監管手段滯后,加之廠家和產品良莠不齊、銷售完成后即不再主動服務等,甚至有些車主會拆掉設備,導致社會資源極大浪費,減排效果也無法保證。國四和國五柴油貨車雖安裝有尾氣凈化裝置,但劉屹認為,目前有大量尾氣凈化裝置并未合規使用。
如何對柴油貨車的污染排放進行治理,劉屹建議,可加快遠程在線監控系統的建設和推廣。“通過加裝車載監控裝置,將排放情況實時傳到監控平臺,即時判定車輛排放是否超標以及可能的超標原因,并向終端推送提示信息,限期修復并達標。”劉屹說,通過在線監控,可以實時掌握車輛個體排放情況,實現精準管理,“對排放較差車輛可以減少路權,在重污染天氣禁止其使用。”
此外,劉屹建議,各地可以同步建設監控平臺,解決跨區運行的問題。“對長期超標且拒不整改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車輛的反向控制,限制其使用;同時加大處罰力度,例如吊銷營運證和不給予年審等。”
可推動資本市場支持環保產業
我國全面吹響了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號角,這讓我國環保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作為環保產業從業者,劉屹發現,目前民族環保產業普遍規模較小,很多關鍵技術和產品仍處在攻關和完善階段。
對此,劉屹建議,加大資本市場對環保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并加快環保企業上市融資,提升民族產業資本競爭力、技術競爭力和規模競爭力。
他說,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的資金撬動功能,在以 PPP 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漸成主流的治理模式下,環保企業能夠獲得需要的資金。
崔雪美 但孝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鐘虹 劉旸 魏鑫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