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日報訊 新安江上游水更清了!1月25日,記者從黃山市環保局了解到,皖浙兩省對新安江安徽斷面出境水質聯合監測的2018年度結果表明,新安江上游水質總體為優、穩中向好,高錳酸鹽、氨氮、總磷、總氮四項考核指標測算補償指數為0.87,達到并優于補償考核要求。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由試點轉向常態化首戰告捷。去年10月,皖浙兩省在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兩輪6年試點的基礎上,續簽了新一輪《關于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上下游共建共保一江清水邁向常態化、長效化。根據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最新信息,去年黃山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居全省各市之首。
上年度新安江上游水質穩中向好,繼續成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彰顯了我省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安江模式”的新成效。黃山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與前兩輪試點相比,新一輪協議的實施方案有兩大變化:一是水質考核標準更高,水質穩定系數由第二輪試點期的0.89提高到0.90,而第二輪試點期的水質補償標準,原本就比第一輪試點期提高近7%。二是流域保護要求更嚴,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四項考核指標權重系數,由前兩輪試點期的均等權重調整為0.22、0.22、0.28、0.28,提高了總氮和總磷的權重,這意味著以農村和農業為主體的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指向性更強。
據了解,黃山、杭州兩市環保部門本月初簽署了《關于打造杭州都市圈生態環保合作示范區的戰略合作協議》,上下游將同時開展總氮和總磷的產生原因、趨勢、治理措施及閾值的專題研究,為新安江流域綜合保護和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的建立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聯合編制新一輪《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規劃》,為區域合作高質量發展提供環境支撐。(記者 吳江海)
原標題:2018年度安徽斷面出境水質總體為優、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