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生態環境微信號消息,2019年9月23日,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黃山市開展督察工作,督察時發現,黃山市非煤礦山整治不力,整改打折扣,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基本情況
2017年,省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黃山市,反饋意見指出黃山市“礦山開采環境問題嚴重”。黃山市針對相關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對56家核發采礦許可證的非煤礦山企業進行了整治,目前保留41家(其中建筑用石料礦19家),關閉15家。此次督察,督察組下沉黃山市各縣區督察期間,對非煤礦山企業進行了抽查核查,仍然發現多起非煤礦山非法開采、污染防治措施缺失、生態恢復治理不到位等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打擊非法開采不到位,盜采現象屢發。
休寧縣巴坑塢石料礦環境問題為2017年首輪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根據休寧縣提供的材料,該礦山已于2018年閉礦并完成生態修復。但此次督察發現,已關閉的礦區內仍有挖掘機作業,肆意破壞原已修復的區域,開挖礦石。督察組要求休寧縣立即舉一反三,針對轄區內的非煤礦山企業整治情況開展自查。休寧縣在自查過程中又發現3起盜采行為。
巴坑塢石料礦盜采現場
(二)污染防治措施缺失,環境污染嚴重。
督察組抽查了黃山區、徽州區、休寧縣、祁門縣等地20余家非煤礦山企業,發現多數非煤礦山企業缺乏環保責任意識,污染防治措施缺失,普遍存在物料破碎、傳送工序封閉不完全,物料露天堆放,粉塵、揚塵未能收集處理,地面及周邊樹木積塵嚴重,污水沉淀池不能正常使用等問題,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黃山區鑫海隆石料有限公司太平湖建筑用砂巖礦采石不規范,無水土保持措施,運輸道路未硬化,砂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露天堆放,未采取密閉圍擋等措施。徽州區云潭采石場有限公司云潭砂巖礦廠區未按環評要求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破碎、篩分設施密閉不完全,除塵設施損壞,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露天堆放,運輸道路未硬化,廠區污水沉淀池長期未使用,廢水未經收集直接排入周邊溝渠。休寧縣齊云山塢尖玄武巖石料礦等粉塵污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產生活,群眾反映強烈、投訴多年仍未解決。休寧縣登封建材有限公司大源石灰巖礦基礎建設未動工即投入生產,此次督察組轉辦后,縣有關部門責令其停產,但督察組復核時再次發現該企業擅自恢復生產。
黃山區鑫海隆石料有限公司太平湖建筑用砂巖礦廠區運輸道路未硬化,砂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露天堆放
休寧縣登封建材有限公司大源石灰巖礦基礎建設未動工即投入生產
徽州區云潭采石場有限公司云潭砂巖礦廠區污水沉淀池長期未使用
休寧縣登封建材有限公司大源石灰巖礦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露天堆放
徽州區云潭采石場有限公司云潭砂巖礦廠區污水直排外環境
(三)督察整改不到位,生態破壞久治不絕。
2018年,黃山市組織開展非煤礦山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形成了專項整治問題清單。督察組抽查了清單中的黃山區鑫海隆石料有限公司、徽州區云潭采石場有限公司云潭砂巖礦、休寧縣登封建材有限公司大源石灰巖礦、休寧縣齊云山塢尖玄武巖石料礦、黃山區安永石料有限公司吳家坑頁巖礦、休寧縣齊云山大源玄武巖石料礦等6家礦山,發現普遍整改不到位,生態恢復治理和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實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部分項目未經審批非法開采,整改工作未落到實處。
原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足,工作推進不力。
黃山市部分縣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到位,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漠然視之,非煤礦山生態破壞問題整改工作不堅決、不徹底,措施落實不力,整改工作“打折扣”。
(二)監管存在缺失,掛號難以銷號。
黃山市雖然對非煤礦山企業開展了專項整治工作、摸底了存在問題,也形成了問題清單、提出了整改措施,但相關部門對企業整改工作監管不到位、跟蹤督辦不力,整治任務掛號難以銷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久治不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