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繼屋瓦被部分拆走后(本報曾報道,詳細請點擊),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大門臺階條石又被人偷偷拆掉并運走。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黃山市屯溪區已追回被拆的條石,并暫時保管存放。
老樓臺階被拆毀。
老樓臺階條石被拆運走
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是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二層青磚瓦樓,占地約 200 平方米,距屯溪老街正街約30米。
2017 年下半年,屯溪老街濱江路提升改造啟動。之后,在開發商的規劃中,考慮商業價值、修繕成本等,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不在修建性詳規之列。
今年 4 月底,繼部分屋瓦被拆掉后,老樓大門臺階條石又被人拆掉運走。屯溪區有關部門得知情況后,立即進行了查找。5 月 5日,記者得知,屯溪區已經追回該歷史建筑的條石,并暫時保管存放。屯溪區有關方面表示,老樓大門臺階條石被拆,不是官方所為,接到反映后,該區已要求加強對該樓的現狀維護。
專家再次呼吁保護老樓
日前,徽學專家方利山教授等再次呼吁留住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據介紹,根據住建部《關于歷史建筑確定標準》,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承載著徽州及屯溪市辦公機構記憶,符合確定為歷史建筑的多項要求。而根據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損壞或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也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從事建設活動,不得損毀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
方利山、鮑義來、姚順淶等多位專家認為,根據相關法規和《屯溪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應該納入保護。歷史建筑是不可再生文化資源,城市歷史遺產,在屯溪老街這樣的重要區域,保護好歷史建筑并合理利用,文旅業態會更多元豐富。
老樓是否拆除仍未確定
雖然部分屋瓦和臺階條石被拆,但到目前為止,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是拆是留,仍需黃山市相關部門做最后決定。
方利山表示,徽州地域文化形成的歷史街區、村落,是黃山市最大的文化旅游優勢。屯溪區作為黃山市中心城區,每年有上千萬游客往來。 方利山認為,黃山市應該明確保護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樓,且慎重對待每處古街區和老的建筑,打造地域歷史文化鮮明的特色旅游城,持續吸引更多游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