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9 年3 月,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迎來他的第17 次“兩會”時間。據了解,今年他將攜5 份建議上會,關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消費、鄉村振興以及物流等領域。
作為“老兩會”,在過去的16 年里,張近東共提交70 多份提案與建議,涉及民生改善、社會發展、行業變革等多個領域。
張近東表示:“作為人大代表,就是要為民愿發聲,為發展獻計,我將盡心履職,多調研、多建言,把社會上反映強烈的問題帶到兩會上,讓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聽到更多來自基層的聲音,并推動社會的改革和進步。”
始于2008 年歷時近四年的家電下鄉政策,曾對消費增長起到立竿見影的拉動效應。數據顯示,在實施約四年時間內,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98 億臺,實現銷售額7204 億元。扎根消費領域近三十年,張近東對促消費政策推廣過程有著長期關注和思考,他建議在新消費時代,出臺更完善的政策,在拉動消費的同時,真正實現普惠人民。
張近東建議,要豐富下鄉產品的多樣性,讓更多優質產品下沉至農村市場;并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優化補貼發放方式,提升相關促消費措施的實施效果和效率;同時,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鄉村品質消費良性環境。
張近東認為,隨著5G 技術深入發展,未來網絡生態架構將會是人機物共融和萬物互聯,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離不開對數據的安全保護和合法、合規共享。他建議,從法規制定、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大眾支持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強化數據安全保護,依法依規引導數據開放與共享,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核任務。近年來,農村電商的發展在脫貧攻堅中也為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農業生產方式粗放、缺乏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技能、農產品上行渠道受阻等問題仍是當前貧困地區脫貧過程中的軟肋。
“有市場的產業化才是致富之路。”張近東建議,由政府統籌資源,與電商、農戶三方聯動形成合力,加強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力度,推動“農業產業化、農品品牌化、農人專業化”,完善長效扶貧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過去的16 年里,張近東多次聚焦三農問題,遞交相關提案或建議,涉及農人培訓就業、新農村發展、農村消費市場完善、電商扶貧模式等等。
此外,繼2018 年建議大力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行動后,今年張近東再提“綠色物流”。他建議,建立可循環包裝國家標準,制定物流行業的綠色包裝規范,推動綠色包裝回收體系建成。他提倡將“綠能量”注入全鏈路的物流流程中,保護好祖國的青山綠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