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恢復高考第一年,我省有15萬余人報名參加考試,最終被錄取的26024人肯定沒想到,40年后的今天,每年會有40余萬人可以走進大學校門。昨日,我省召開“輝煌40年——安徽改革開放發展成就”發布會,一個個數字見證了安徽教育這40年一路走來。
從“獨木橋”到普及化
如果說以前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么,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高等教育已經開始邁向普及化發展階段。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用一組數據說話:“2017 年,全省普通本專科在校生 114.7萬人、研究生在校生5.8萬人,分別比1978年增長38.6倍、331倍。”
高等教育的發展以恢復高考為一個重要標志,當年全省考生15萬余人,最后錄取26024 人,其中大學錄取 11369 人,中專錄取14655 人,大學的錄取率只有 7.3%。今年我省高考錄取43.3萬人,錄取率已經達到83%。
高招制度不斷完善
高等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考試招生制度的一系列改革。目前我省已經探索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分類招考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完善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大部分高考加分項目,更好地保障了高考的公平性。
實施知分填志愿和平行志愿錄取,本科錄取從三個批次合并為兩個批次,更好地保障了考生的權益。
同時,構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應用型高等教育體系,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比例達80%以上。目前我省高等教育的應用水平位居全國第1位。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有學上’的任務已經完成,‘上好學’的愿景正在致力推進。”李和平介紹說,教育公平一直是發展的第一原則,改革開放 40年,我省通過均衡教育發展,讓鄉村和資源薄弱地區的教育不再成為短板,農村孩子和弱勢群體學生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據了解,我省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達 95.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6.9 個百分點。建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體系,據統計,自 2007年國家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施以來,全省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7億人次、945億元。
為了讓寒門學子有更多讀大學的機會,我省實施高招專項計劃,累計招生 3.35 萬人。累計投入專項資金50億元,營養改善計劃實現扶貧重點縣全覆蓋。2017 年全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達1140億元,比1978年的2億元翻了500多倍;公共財政教育支出比例達15.29%,教育支出連續多年成為全省財政第一大支出。
高中教育基本普及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國家提出的發展要求,目前我省已經達到這一目標,高中階段每十萬人口中在校生數2979人,比1978年增長354倍。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職,目前我省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5%。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近年來我省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教師編制周轉池制度,解決了鄉村教師的編制問題。同時實行財政轉移支付與中小學教師待遇優先保障政策落實掛鉤,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