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后,我省將在16個市逐步部署醫學救援直升機,原則上每市 1架,并相應配套建設停機坪和機庫。我省發布《安徽省直升機醫學救援工作方案(試行)》,到2020年,按照“100~150 公里飛行半徑、接報后 15 分鐘起飛、30 分鐘到達”的標準布局,打造覆蓋全省的“黃金一小時”生命醫學救援網絡。
2017年8月10日,我省首架醫學救援直升機現身合肥,安徽“空中120”正式啟動。未來,我省16市都將部署醫學救援直升機。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攝
重點景區有臨時起降點
根據《工作方案(試行)》,到2020年,我省基本建成全境、全時、高效的直升機醫學救援體系。
除了逐步在全省 16 個市部署醫學救援直升機,還計劃在合肥、蚌埠、蕪湖 3 個市增設直升機配件及維修器材倉庫,負責全省醫學救援直升機定檢和維修,61個縣(市),每個縣(市)設置1~3個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到 2020 年,全省設置 200 個左右直升機起降場所。
同時,在黃山、九華山等重點旅游景區和大流量、長距離以及事故易發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也要設置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并鼓勵工礦區、特殊工業區和重點倉庫等區域自建直升機起降點。
統一醫學救援呼叫號碼
我省將建立以市為基本功能單元,覆蓋全省的直升機醫學救援網絡。確定統一的直升機醫學救援呼叫號碼,設定專用頻率,并向社會公布。依托政府應急管理平臺建立直升機醫學救援信息網絡,確保一旦遇到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和危急重癥病人轉運等情況時,能夠及時獲取信息并予以處置。
一般和較大突發事件需要直升機醫學救援時,由各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確定并調度實施。遇重、特大及跨省、市或者其他特殊突發事件需直升機醫學救援時,由省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通航企業則要根據實際,及時起飛直升機,以最快速度到達救援現場。救援對象由120救護車或通過其他有效方式及時送至指定直升機降落點。
定點醫院實現市縣全覆蓋
《工作方案(試行)》提出,要按統一規劃、軍民融合、自愿參與、雙向選擇原則,選擇確定直升機醫學救援定點醫院。原則上以救治能力強的綜合醫院為主,以專科醫院為輔。到2020年,全省建立80~100家直升機醫學救援定點醫院,實現市縣全覆蓋。
據悉,確定安徽省緊急醫療救護基地項目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和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為省級直升機醫學救援定點醫院。其中,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和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分別承擔淮河流域、長江流域安徽段水上突發事件直升機醫學救援任務。
隨機醫學救護隊伍由醫師、護理人員組成,由各定點醫院負責組建。每次救援過程中至少配備2名隨機醫學救護人員,負責轉運過程中隨機醫學救護工作。隨機醫學救護人員必須經直升機醫學救援培訓合格后方可參加隨機救護工作。到2020 年,全省培訓 1500~2000 名合格隨機醫學救護人員。
直升機救援誰使用誰付費
按照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直升機醫學救援原則上應由使用主體支付費用。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中,政府使用直升機開展醫學救援的,應按照應急管理的有關規定支付費用。危急重癥病人使用醫學救援直升機轉運的,所產生的相關費用由使用人支付。
此外,也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展直升機醫學救援保險業務,探索通過保險、慈善、救助等多種途徑和方式,解決經濟困難又確需使用直升機救援的使用人救援問題,逐步達到大眾共享目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