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輝煌40 年——安徽改革開放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10 年,全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累計開工1.5 萬個,建成近9000 個,2017 年完成投資14318 億元。2017 年我省人均生產總值超4 萬元,達到中等收入水平。
高鐵運營里程居全國前列
這幾年,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老百姓的感受最為直接和深刻。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王啟康介紹說,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以合肥為中心、以高速鐵路為骨架、以普通鐵路為基礎的現代鐵路網布局,在全國鐵路網特別是高速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已經確立。
其中,我省已建成一批干線鐵路通道。北京-合肥-福州南北大通道和滬漢蓉、沿江東西大通道實現貫通,開通至4 個直轄市、14 個省會城市和50多個地級市的直達高鐵動車,全省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430 公里,居全國前列,鐵路運營總里程達到4365 公里。目前全省在建鐵路項目12 個、新線里程1150公里。
同時,我省基本形成了長三角互聯互通鐵路網。在寧蕪、京滬、宣杭等既有鐵路基礎上,陸續建成合寧客專,京滬、寧安高鐵,目前正在加快商合杭高鐵建設,年內即將開通杭黃高鐵,未來計劃開工建設合肥-南京高鐵,巢湖-馬鞍山-句容城際鐵路。
目前,干線鐵路覆蓋全省16 市47 縣,其中高速鐵路通達14 市,2019 年將實現16 市全覆蓋。“十三五”后兩年,我省將完成商合杭、合安九等項目建設,并開工建設合肥-新沂等高鐵,淮北-蚌埠-宿州等城際鐵路,安徽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鞏固,運輸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綜合交通已確立樞紐地位
不僅是高速鐵路,我省綜合交通建設發展也很迅速。王啟康介紹說,合肥市軌道交通1 號線、2 號線建成運營,讓合肥邁入“地鐵時代”。“四縱八橫”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通車里程達到4673 公里,覆蓋16 市57 縣(市),105 個縣市區基本實現半小時上高速,目前在建里程達1100公里。
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不斷增強,自1995 年第一座跨江通道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建成后,目前已建成跨江通道8 座,在建3 座。“一縱兩橫”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達到1428 公里。
此外,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池州九華山機場先后投入運營,全省民航機場達到5 個。今年11 月26 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一千萬人次。安徽省在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得到確立。
新興產業撐起新工業大省
我省先后實施了“工業強省”“制造強省”戰略,新型工業大省地位初步確立。王啟康介紹說,我省優勢產業不斷培育壯大,全省汽車產量由1978 年的約3000 輛增加到2017年的133.5 萬輛,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車產業基地。四大家電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并不斷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新型顯示、數字經濟、機器人、通用航空等產業從無到有,24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積極建設,涌現出一批自主創新企業。
此外,我省通過“三重一創”建設,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目前,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工程和專項在建及儲備項目共1656 個,總投資9364 億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高速增長,產值突破1.2 萬億元。
壽子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