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安在線-大江晚報報道 記者昨日從蕪湖市食藥監局獲悉,餐飲單位的“明廚亮灶”工程在蕪湖市得到大力推進,今年該工程將由原來的學校食堂、大中型餐飲店,向“普遍開花”的小餐飲延伸,蕪湖市小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方案(2018-2020年)專門將推進小餐飲“明廚亮灶”工程列進去。
“明廚亮灶”工程,主要有采用“透明廚房”和“視頻廚房”兩種推進模式。“透明廚房”模式是打通食品處理區和就餐區之間的墻壁,安裝透明玻璃隔斷,使“后廚”成為消費者可直接看到的“透明廚房”。“視頻廚房”模式是在后廚操作加工區域等關鍵部位安裝1個以上高清攝像頭,在就餐場所設置電子顯示屏,通過視頻傳輸技術,將視頻信號傳輸至就餐場所。
“2015-2017年底,蕪湖市所有高校食堂和600多家其它類型的學校食堂、700多家社會餐飲單位都實施了‘明廚亮灶’工程,總共實施1440多家,占全市持有經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總數的35%。”市食藥監局消費科負責人介紹說。
為切實加強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全面提升蕪湖市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推進小餐飲“明廚亮灶”工程被列入《蕪湖市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實施方案(2018-2020年)》。全面實施“353”后廚改造工程在前三年的整治方案中有提到,仍然被列入新的三年方案中,體現了政策的延續性。“353”即“三面五鋼三柜”。“三面” 指地面、墻面、頂面,要求地面、墻面貼瓷磚,頂面光潔耐腐防霉;“五鋼”指清洗水池、切配臺、灶臺、廚用盛器、貨架均為不銹鋼;“三柜”指冰柜(箱)、消毒柜、保潔柜均應配齊并滿足經營需要。
軟件提升方面,繼續實施“122”管理提升工程。“122”即一公示兩證明兩臺賬。“一公示”指監管信息(許可、備案、分級情況)和食品安全承諾書進行公示,“兩證明”指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關鍵人員培訓證明,“兩臺賬”指食品進貨查驗和餐飲具消毒臺賬。
記者 李賈
原標題:今年蕪湖市全力推進小餐飲“明廚亮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