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慧曾是新安小報童,參加義賣新安晚報。
□朱承慧 (合肥一中生物組教師)
午后坐在陽臺上,凝望著眼前一盆盛開的鳳仙花,思緒漫舞。時光倒回到20多年前,當年還在上中學的我幸運地被老師挑中去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義賣《新安晚報》。那時《新安晚報》剛創刊沒不久,我既激動又忐忑。
晚上回家后,我跟爸爸說了這個事,他說是好事啊,這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我提前準備了10元零錢。第二天,我們早早來到學校。老師跟我們講了任務,每人50份報紙,在六安最繁華的百貨大樓一帶售賣,一份2毛錢。每人身上還斜挎了義賣的紅色綬帶,分頭行動。
一開始,我拿著50份報紙,邊走邊想,我能賣完嗎?這樣走著,一句也沒吆喝。雖然路上行人也不少,但大多是看看我身上披著綬帶,感到好奇而已。就這樣,10多分鐘過去了,我看著手中的報紙,不禁發愁,再這么下去,到中午都賣不完?。〔恍?,我得學學其他同學,吆喝起來。
一開始,我做出了喊的動作,但聲音卻沒有喊出來。抬頭望望天空,我深呼吸一口,清清嗓子,把胸挺直,左臂掛著一沓報紙,右手揮舞著一份報紙,喊出一句:“賣報紙啦,賣報紙啦!”反復喊了幾句后,終于有一個叔叔停下腳步。第一份報紙就這樣成功賣出。手里攥著2角錢,我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我邊走邊喊,一個小時過去了,賣了十幾份了,但還有三十多份在手里。我思考了一番后,準備到街頭拐角處再試試運氣。我邊揮舞手中的報紙,邊大聲說著報紙里的精彩內容。不知不覺,手中的報紙只剩一份了。此時,一騎摩托車的年輕人在我身邊剎住了車,問我報紙怎么賣的。我說:“很抱歉,大哥哥,我這份報紙不賣了,我想留個紀念,舍不得賣了。”說來奇怪,他還真就想買,還出價到5角錢。正愁著,發現不遠處的一個同學手中還有一些報紙,我就把手中報紙賣給他。然后從同學手里買了一份報紙,再幫著幾個同學一起賣。
晚上,電視上播放了我們義賣的新聞,看到了我們義賣的身影,感覺特別開心。第二天,老師還特意對表揚了我。一瞬間,我感覺自信起來。后來,學校的廣播站里,經常能聽到我的廣播稿。工作之后,我也在閑暇時間寫寫文章,有幸的是,部分還能在國家的核心期刊上發表;作為老師,面對臺下的學生,面對全校班主任會、家長講堂講座,面對媒體鏡頭……多了一份自信。
如今回想起來,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報紙的義賣,與老師的肯定,與親人的信任是分不開的,也許從賣報的那一刻起,冥冥中就注定,我與新安晚報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身為人母的我,也在為孩子的成長努力付出著。去年夏天,從《新安晚報》上看到新安小記者暑期夏令營的消息,出于對她的這份眷戀和信任,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事實證明,那次江南之行,讓孩子也收獲和成長了很多。再接著,孩子以新安小記者身份,參加了多次采訪,又讓他得到了鍛煉。
我突然覺得歷史怎么這么巧合??!25年前,我因義賣與新安晚報結緣,增加了自信,突破了自我,成就了現在的我;25年后,我的孩子成為了新安小記者,成熟的新安晚報陪伴著他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