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德,男,78歲,系肥西縣紫蓬鎮農興村原星火村會計,工作勤勤懇懇,細致入微,后期主要是務農,本該是頤養天年紀,然而78歲的老人卻還在照顧30多歲的精神殘疾的侄子王建軍,用他的微弱力量支撐起這個家。而這一照顧,就是30多年。雖是侄子,卻親如己出。
事情還得從30多年前說起。王建軍出生后,有精神疾病的親生母親便離去,至今未歸。其父不久后因病去世,留下獨自無人照顧,王開德見侄子可憐無人照顧。1990年開始,該戶主動承擔照顧失去雙親的孤兒王建軍,隨著王建軍年齡的增長,老夫妻兩發現他與正常孩子的不同,王建軍到了上學的年紀仍然不能正常交流,暴躁,有時甚至會出現打人等現象,經醫生確診后王建軍具有遺傳性的精神病。不僅如此王建軍在病發時甚至會拿刀砍自己的手臂。
長期的精神問題帶來的治療費并不是一筆小的數目,年過半百的王開德與妻子顧忠蘭還在村里到處為了侄子的醫藥費謀生,兒子給他錢,他說:“我們執意照顧他,哪能拖累你們呢?況且我和你媽還能干,負擔得起,你們只管過好自己的日子,以后要是我們不在了,爸求你一件事,不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這孩子是個好孩子。”
從此之后家里再也沒有人提過將王建軍送走的話,兒子也經常回來看望二老,對待這個有精神問題的堂弟也不嫌棄,一家人相互關心,和睦共處,努力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
王開德和妻子顧忠蘭十年如一日照顧精神殘疾侄子的事跡在村里被傳為佳話,2015年原星火村與農興村合并后,居委會也向這個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時的生活上對其加以照顧,并在2014年為王建軍申請貧困戶。
在農村,老夫妻兩人不能從事重勞動力,反而要照顧一個神志不清需要人照顧的病人,這樣的家庭就像風雨中飄搖的小船,隨時會被生活的艱辛掀翻。王建軍是不幸的自小失孤,失去了一個正常人應該享受到幸福生活的機會,然而他也是幸運的,他有在困境時對他不離不棄的叔叔和嬸嬸。(張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