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依托大數據,把能夠納入網絡的行政權力全部納入網絡運行,實現網上辦公、網上審批、網上執法,讓權力運行全程電子化、處處留“痕跡”,從而置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并及時查處和糾正發生在權力行使過程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倒逼政府進行權力制度的約束與改革。這幾年,貴陽市“數據鐵籠”成為全國政務大數據應用的樣板,而這個“數據鐵籠”的承建者,就是位于合肥的科大國創。
“數據鐵籠”讓權力監管留痕
2015 年以來,貴陽開始建設“ 數據鐵籠”,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打開貴陽市運管局“數據鐵籠”平臺,每個月行政審批超時件數、超時部門以及月度環比情況等均出現在大屏幕上。根據圖表,可以秒速確定哪個部門超時問題突出,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不僅僅是運管局,2015 年以來,貴陽幾十個市政府組成部門全部啟動建設“數據鐵籠”,探索用大數據管人、管事、管權,這讓貴陽市“數據鐵籠”成為全國政務大數據應用的樣板。
日前,科大國創總裁楊楊告訴記者,“數據鐵籠”目前在貴陽40 多個政府部門應用,對當地公權的規范約束、監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拿貴陽市交管部門為例,通過音視頻系統、接待評價系統和信訪執法監督系統、GPS 和指紋識別考勤系統、執法終端系統等的運用,記錄民警在權力運行、遵守紀律以及工作效能等方面的行為。“把能夠納入網絡的行政權力全部納入網絡運行,制定統一的數據技術標準。”楊楊說,目前中紀委也在調研這套系統,未來有望在中紀委等監管部門推廣使用。
大數據助力打造智慧型企業
楊楊告訴記者,科大國創的大數據產業,除了在政務方面大顯身手,還涵蓋電信、電力、金融、交通、政府、教育和醫療衛生等七大行業領域。在大家接觸最多的電信方面,科大國創每天能夠為一家運營商采集2~3P 的信息,其容量相當于200~300 萬部高清電影。這些信息構建成“一張網”,能讓運營商快速了解承載能力并及時發現故障,從而提高服務質量,保障網絡安全運行,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楊楊說,未來的企業都將是軟件和大數據企業,沒有軟件和大數據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智慧型企業。“比如醫院,可以用可穿戴式的設備代替各種化驗,直接檢測人體體征,甚至實現從輔助診療到精準治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