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最后一天,村民馬繼得在位于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寺廣場的一間板房里,貼上了一幅畫。畫里有燈籠、鞭炮和五星紅旗,以及用彩筆一筆一畫涂上的一行大字——“你好,2024”。
這是馬繼得6歲的女兒剛畫的畫?!盀槭裁磿嬌弦幻鎳??”記者問。
“因為前幾天,好多叔叔來幫我們搭建房子。房子搭好后,我趕緊過去看,發現上面插著一面國旗?!彼f。
1月1日,在甘肅省積石山縣石塬鎮沈家坪村,當地村民正在進行籃球比賽。光明日報記者劉宇航攝/光明圖片
旁邊,馬繼得捧著手機認真收看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他有些激動:“賀詞里說‘大家記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對未來充滿信心’。是的,我們對未來有信心!”
信心,來自哪里?
“黨和政府的關懷,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地震發生后,從無家可歸到住進帳篷,再到搬進活動板房,生活一天天在變好。政府和各界愛心人士給我們提供了被褥、爐子、煤、米、面、油等生活物資,讓我們溫暖過冬有了保障。新的一年,我可以安心去外面找工作,多掙點錢,咱們自己也得動起來!”馬繼得說,眼中帶著憧憬。
走出馬繼得家,記者看到板房外面的墻上貼著一張《關于全面復工復產的倡議書》。倡議書寫道:“風雪摧積石,太子山、雷積峰依然屹立……從我做起、盡己所能、奉己之力,靠自己的勤勞雙手,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p>
同樣是這天晚上,大河家鎮大河家村村民沙夢龍正在板房里與家人一起吃火鍋。鍋里升騰起的熱氣,讓屋里更加暖和。
“這次地震救援真的體現了中國力量、中國速度!”見到記者,沙夢龍不停感嘆。地震發生后,一位姓胡的解放軍戰士將沙夢龍86歲的爺爺從廢墟中背了出來,又送到縣里的醫院。
“前幾天,爺爺已經康復出院。人在,一切都在!新的一年肯定會更好!”沙夢龍說。這位經營著一家腰刀店的年輕人相信,等災區完成重建后,旅游市場會更加火熱,來店里的顧客會更多。
與沙夢龍一樣,積石山縣胡林家學區尕何家小學教師馬賢才,仍記得地震剛發生時的場景?!拔渚俦⑾乐笐饐T、專業救援隊伍、社會愛心人士很快都來了,大家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支援、幫助我們,給了我們強大的信心和底氣!”他說,2024年,孩子們可以搬到新修建的學校,“大家都很期待那一刻”。
在大河家鎮的一個安置點,記者遇到了共青團積石山縣委書記馬婧,她正忙著和志愿者一道入戶走訪。馬婧說:“地震發生后,我們組建了青年突擊隊和青年志愿服務隊,招募了900多名積石山本地的志愿者。大家在物資轉運點卸貨,在高速路口給外地的大車司機指路,在安置點帶著孩子們學習……我們看到了青年人的責任擔當。”
司馬淑霞就是一位本地志愿者?!暗卣饎偘l生時,大家都很慌張。后來,看到全國各地的志愿者來到積石山,我們的心很快安定下來?!彼嬖V記者,自己之所以加入志愿者隊伍,就是希望能為災后重建出一份力。
正在災區一線忙碌的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蘭劍突擊隊隊員牛明偉,晚上特意上網收看了新年賀詞,備受鼓舞。過去的十多天里,他與同事們忙著為“生命線”保通保暢?!翱吹饺罕娚钪饾u重回正軌,我們干勁兒更足了。”他說。
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跨年之夜,石塬鎮沈家坪村的村民們在新年的第一天,舉辦了一場熱火朝天的籃球賽。一大早,正在讀高二的石子偉和小伙伴們一起,在籃球場邊做起了志愿者。
“地震之前村里經常有人打籃球,現在看到大家在球場上這么放松,感覺以前的生活又回來了!”石子偉和記者分享她的感受。
此時,陽光明媚,籃球正向籃筐飛去。
作者:光明日報前方報道組(前方報道組成員:陳海波、章正、劉宇航、宋喜群、王冰雅)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2日 07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