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3年這一年,我們見證了鄉間田野歲稔年豐的欣喜,看到了工廠車間干勁十足的活力,也重逢了大街小巷溫暖升騰的“煙火氣”。這一年,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回升向好,逆風前行。一組組增長的經濟數據,刻畫出堅韌不拔的奮斗中國。
GDP同比增長5.2%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經濟總量較快增長,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糧食總產量13908.2億斤
今年,我們克服了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量達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新高。
“新三樣”成為出口新增長極
今年,全球貿易需求持續承壓,但我國外貿“新三樣”出口情況依舊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7%,新的增長體現了中國制造能力的不斷積累,更顯示出了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中新的優勢在不斷形成。
一點一滴的進步 越來越好的中國
今年,我們更加自信地開放市場,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也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一點一滴的進步里,是一個越來越好的中國。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年來,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項目陸續建成并投運。今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我國自貿試驗區也升級擴容至22個,新疆“入群”自貿試驗區大家庭。
攜手世界,走向繁榮。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398元,同比實增5.9%。今年,第三批高值醫用耗材、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在全國落地實施,口腔種植整體費用也大幅下降。今年1至11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8萬億元,民營經濟納稅人是稅費優惠政策主要受益對象,金額占比73.8%。
今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發布最新成果,深化了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認識。三星堆遺址考古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定6個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再次提升……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國,人民美好生活不斷實現、高水平開放縱向推進、國際影響力日漸提升……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進步,欣欣向榮的神州大地,生動展示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活力澎湃、氣象萬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