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返回,多國媒體及專家學者表示,這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取得巨大成功,對全球太空探索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說,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航天項目抵達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成為時隔40多年來首個完成落月采樣并返回地球的國家。
日本共同社報道說,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后第三個采集月球土壤的國家,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成功采集到月壤。中國正朝著太空強國的目標積累技術和經驗。
德國新聞社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都報道說,對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相關研究可為了解月球的火山活動和歷史提供新線索,帶來關于月球的新認識。
法國知名科技雜志《科學與未來》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中國采集的月壤對科學研究至關重要,有助于更好了解月球歷史。
法國月球和火星地質學專家杰茜卡·弗拉奧表示,嫦娥五號再次點燃全球探月熱情,中國對航天領域國際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
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布拉德利·喬利夫說,嫦娥五號將月球“寶藏”帶回了地球。此次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的著陸點具有很重要的科學意義,其收集并帶回地球的樣品屬于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表面樣品。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樣品能夠填補相關空白,為月球年代學研究提供關鍵信息。
美國地球科學家克萊夫·尼爾表示,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月球歷史年代,這無疑將有助于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的發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