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河南淅川:在綠水青山中走向生態富民路

新華網鄭州12月17日電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由南陽市委網信辦組織的“發展綠色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網絡媒體南陽行活動同步啟動,采訪團先后來到淅川縣、西峽縣等水源地一線進行深入采訪。

近年來,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淅川縣努力探索水清與民富雙贏的脫貧攻堅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綠色發展之路。

張河村石榴種植基地。(資料圖片)

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的張河村曾以種植辣椒聞名,但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后,土壤出現板結,從而引發水質氨氮成分超標等問題。

在保護水質的前提下,如何讓農民增收成了難題。2014年,張河村黨支部一干人協調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軟籽石榴種植,每畝產值達1.5萬元。基地里全部用上了生物有機肥,實現了“零污染”,不僅保護了丹江水,還讓一顆顆石榴果成為群眾脫貧路上的致富果。

經過幾年的發展,張河村通過政策扶貧、入股分紅、務工就業、訂單產業等形式,村里的貧困戶全部融入“全產業鏈”,目前,淅川縣千畝以上軟籽石榴基地有8個,有2萬余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年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

蘇莊村種植的迷迭香。

在淅川縣馬蹬鎮蘇莊村,一塊鮮亮的“迷迭香產業聯合黨支部”的牌子讓人眼前一亮。這是該村根據產業發展情況新成立的聯合黨支部,目的是進一步引領迷迭香產業做大做強。

據介紹,迷迭香種植可避免每年重復耕耘,有利于涵養水源。迷迭香當年種植便可進行采收,第二年處于盛產期,相較傳統農作物,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目前,蘇莊村共發展迷迭香360畝,成為馬蹬鎮種植迷迭香最多的村。

丹江孔雀谷養殖的藍孔雀。

為進一步實現地方移民“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淅川縣上集鎮黨委、政府立足該村依山傍水、荒坡面積大的優勢,制定了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建成了丹江孔雀谷,完成了從單一的養殖產業到休閑農旅企業的特色轉型,開創了國內孔雀主題園區文化旅游的新模式。

丹江孔雀谷景區位于淅川縣上集鎮竹園村,景區規劃總占地1350余畝,毗鄰風景秀麗的丹江湖畔,是丹江庫區移民后扶持資金項目。這里群山環抱、植被繁茂,在丹江孔雀谷景區內,6000余只孔雀漫步園內,供游人近距離觀賞。

據了解,丹江孔雀谷景區可帶動竹園等9個移民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年增加收入2000萬元以上,為淅川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如今,淅川重點打造的“淅有山川”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軟籽石榴、杏李、大閘蟹、小龍蝦等眾多生態農產品走向全國市場。旅游從業人員超過30000人,農家樂和特色民宿500多家,輻射帶動16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實踐證明,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路子走對了,要堅定地走下去,開辟水清民富縣強新境界。”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說。(倪莎)

相關閱讀

頂尖農人種植草莓完敗人工智能 長豐將引入AI技術種草莓

國內首屆“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于12月16日揭曉結果:從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來看,AI隊多項指標超越頂尖農人隊。

科學種植助脫貧

近日,山東省臨清市新華路街道把科學種植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新上4個溫室大棚項目,請科研人員駐村指導,讓貧困戶參與大棚的科學管理,用大棚種植收入對貧困戶實施幫助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淅川百姓的“翻身仗”

如今,淅川縣共種植軟籽石榴4萬多畝、杏李6萬多畝

天長:非法種植罌粟758株 ,七旬老婦被判刑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姜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罌粟,數量達到五百株以上,其行為構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

包集鎮羅元村紅芋種植效益高

懷遠縣包集鎮羅元村茍元組村民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順應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紅芋種植,增加了經濟效益,今年茍元村民組有14戶村民種植紅芋80多畝,畝均收入2000多元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肃宁县| 巴中市| 盱眙县| 丹凤县| 钟山县| 九江县| 嘉义县| 东至县| 泰宁县| 奉节县| 喀什市| 巴塘县| 大姚县| 大宁县| 安康市| 仪陇县| 神木县| 加查县| 个旧市| 曲水县| 文山县| 汉源县| 全椒县| 南和县| 镇平县| 城固县| 高平市| 仁布县| 高碑店市| 蒙城县| 昭觉县| 吴忠市| 中超| 务川| 江华| 麻江县| 墨竹工卡县| 安阳市| 陆河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