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共護碧水藍天 看川渝如何攜手擦亮生態“底色”

重慶市梁平區任市河(新盛河)旁的污水處理廠外的一處小微濕地。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12月15日電(陳雨)“別看這個濕地小,里面可是藏著大乾坤的。這里面的每一種植物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污水流入這處濕地,通過植物凈化,可以進一步提升出水水質,確保實現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排放。”在重慶市梁平區任市河(新盛河)旁的污水處理廠外,一處小微濕地格外引入注目。據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任市河(新盛河)水環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發源于梁平區的任市河(新盛河),位于川渝交界處,左岸是重慶梁平區,右岸是四川開江縣。今年3—6月,任市河(新盛河)聯盟橋斷面的水質連續3個月超標。

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調研發現,兩地督察工作存在交流不深、標準不一,以及跨區域、跨流域協調聯動機制缺失、督察整改合力不足等問題。

隨后,川渝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迅即會商,在全國首創生態環保跨界聯動督察機制,將任市河(新盛河)作為聯動督察試點區域、流域,將水質超標問題作為聯動督察整改試點問題。

8月中旬,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及屬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排查、核查任市河(新盛河)流域內生活、工業、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蓮藕種植等污染問題,深查問題根源,形成“19+15”問題清單,其中涉及梁平區問題19個,涉及開江縣問題15個。

兩地生態環保督察機構聯合將問題清單移交給屬地政府,并要求其按屬地科學精準落實“一案一策”措施,實施協同整治,統籌推進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據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梁平通過加快實施場鎮雨污分流補齊治污短板、清單式銷號整改突出環境問題等措施,共計建成主管網16.45公里。目前,涉及梁平區的19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開江縣任市鎮老街村鋪設了約1.3公里長的污水管網。“村里600余名村民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接入文化鎮后,將減少生活污水排放,促進新盛河水質改善。”開江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經過治理,目前,34個問題已完成整治24個,剩余10個正有力有序推進。新盛河8月、9月單月水質由3—6月的Ⅳ類提升保持在Ⅱ類,1—11月水質累計達到Ⅲ類,流域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當地學者認為,一直以來,跨界河流因為上下游、左右岸分別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劃,生態保護往往難以形成合力,成為水污染治理的難點所在。而現在,以這條河為試點,川渝兩地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對任市河(新盛河)流域聯合督察,對破解這一難題進行了有益探索。

首創危廢跨省市轉移“白名單” 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共享

這幾年,長江經濟帶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除了大氣、水,固體廢物的監管也更加科學。為推動區域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資源共享,簡化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今年4月,川渝兩地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制度。

根據“白名單”制度,每年12月,川渝兩地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各自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和危險廢物產生情況,確定下一年度危險廢物經營單位以及相應接收危險廢物類別和數量“白名單”,雙方可按“白名單”直接審批對應危險廢物的跨省轉移,并將審批結果函告對方。同時,一旦發生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或利用處置單位不再具備處置能力等情況,立即函告對方,并停止審批。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副處長胡剛介紹,不再進行函商程序,至少可以節約一個月左右的審批時間,按照重慶市的轉移審批的有關規定,他們在5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得到審批結果。

位于雙橋經開區的重慶德能再生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川渝第一家專門對廢鉛蓄電池進行回收利用的企業,回收利用率能夠達到60%。“白名單”制度執行半年多以來,企業感覺到了明顯的變化。“原材料更加充足了,以前他們因為不能及時收集到原材料經常停工,現在原材料能夠從四川很順利地很快地就過來了。”該公司董事長伍中鋼說。

目前,通過建立“白名單”制度,兩地直接審批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申請91件、近4.75萬噸。

胡剛認為,“白名單”制度至少有四個作用,一是簡化了審批程序。原來同類別每個批次的轉移都要相互征求意見,還要征求區縣意見,程序繁瑣,實施“白名單”制度后只需征求一次意見,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二是共享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資源。危險廢物種類多,一個省市難以自行建設類別齊全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一些產生量小、設施投入高、處置難度大的危險廢物,可以共享資源,避免重復建設。三是風險可控。符合“就近轉移”原則,避免遠距離運輸帶來的環境風險。四是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隨著“白名單”制度在川渝地區順利實施,11月13日,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四省市正式簽訂協議,將這一制度拓展到長江上游四個省市。今后,每年12月,各省市將確立下一年的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通過制度創新形成生態共建、環境共保、資源共享的合力。

川渝聯合執法工作組在重慶開展檢查幫扶。(資料圖)新華網 發

聯合督查打破邊界壁壘 共同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除了跨區域聯合治水,建立危廢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川渝兩地還共同開展多次聯合督查,打破邊界壁壘,共建生態圈,讓川渝大地生態“底色”更“靚麗”!

今年4月,重慶與四川簽訂了《深化川渝兩地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協議》《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等相關協議,雙方聯合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今年6月以來,川渝毗鄰區域23個區、市、縣共232人已開展聯動幫扶6輪次,檢查企業242家,移交問題線索159條。8月,川渝兩地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工作組,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開展監測等方式,對重慶江津區、永川區和四川瀘州市瀘縣、合江縣24家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開展了現場執法檢查幫扶,發現15家存在環境問題,涉及環境問題27個。

現場檢查發現,瀘州大洲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和廢氣治理環節VOCs(揮發性有機物)跑冒滴漏嚴重;重慶科欣塑料有限公司熱熔、印刷工序VOCs通過車間散排。此外,有的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維不當,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有的企業生產廢氣收集不完全,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不完善;有的企業危險廢物暫存間分類分區落實不到位,臺賬管理不規范。

川渝聯合執法工作組在四川開展檢查幫扶。(資料圖)新華網 發

針對上述問題,聯合執法工作組表示要督促及時進行整改。建議將此次檢查發現的環境問題經兩省市簽字確認,移交屬地處理,對整改類的問題,進一步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到位;對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立案調查。同時,雙方適時調度處理情況,并相互反饋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兩地生態環境執法部門還積極探索運用聯合執法聯席會議機制,加強信息共享互通,及時通報交換交界區域敏感點位及重點污染源運行情況、污染排放信息;強化聯合執法,特別是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利情況下,適時開展聯合檢查。

實際上,川渝兩地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合作還不止于此。今年以來,川渝生態環境部門互動頻頻,兩地先后建立了水污染聯防聯治、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環境執法、環境應急等方面的8項機制。

“接下來,川渝將共同謀劃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長江、嘉陵江、烏江、岷江、涪江、沱江等生態廊道建設,讓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更加牢固。”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閱讀

淮北通報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案列 7名責任人員被問責

據通報,經研究決定,對4個單位、7名責任人員進行嚴肅問責。其中:副處級領導干部3人,科級及以下人員4人;給予政務警告處分1人,誡勉5人,批評教育1人。

銅陵市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回頭看”專項行動

通過此次“回頭看”專項行動,進一步把問題找準查透,把責任厘清查實,以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問題整改基本目標要求,嚴格整改標準,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安慶市協調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梳理2017年以來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問題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實行對單整改、掛單銷號,對整改滯后的責任單位納入“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切實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安慶市統籌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安慶市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安慶企業請收藏!安慶市生態環境局“三優兩加強”服務來了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高水平保護與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安慶市生態環境局出臺“三優兩加強”工作方案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花垣县| 句容市| 临泉县| 黄龙县| 和硕县| 吉木萨尔县| 青岛市| 丘北县| 南昌市| 龙口市| 霍林郭勒市| 达孜县| 乃东县| 崇阳县| 隆化县| 托里县| 宁德市| 河津市| 遂平县| 甘谷县| 阿拉善左旗| 突泉县| 郧西县| 江安县| 墨竹工卡县| 中卫市| 淳安县| 长垣县| 儋州市| 灵宝市| 都昌县| 苏州市| 晋江市| 海安县| 庆城县| 防城港市| 潢川县| 沿河| 新宁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