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紅鐵門,平整的水泥地,院落中間種著一棵石榴樹……經濟日報記者9月底來到了天津市武清區大孟莊鎮小孟莊村村民閆玉海家?!皵R以前,這院子里味兒大著呢!”閆玉海告訴記者,以前由于沒有集中管網,村民們習慣把一些生活污水隨手潑隨手倒,“味兒”自然不好。
生活污水處理投資大、技術要求高,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實現?2017年,武清區廣泛調研后果斷決定,采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用3年時間,為300多個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F如今,這些村的生活污水全部實現了污水管網集中收集,渾濁的污水經先進技術處理后還能“潔凈如新”用于灌溉。
圖為天津市武清區大孟莊鎮小孟莊村村民閆玉海向記者展示家中的污水處理管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董碧娟攝。
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PPP是指政府采取競爭性方式擇優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明確責權利關系,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相應對價,保證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收益。
具體又是如何操作的呢?仍以武清區這個污水處理PPP項目為例,據武清區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武清區政府與中標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政府方選派人員擔任項目公司的副董事和財務副總監職務,在項目具體實施及資金使用方面進行把關。同時,聘請工程監理和財務監理負責項目質量安全和資金安全。社會資本方則負責生活污水處理與廁所改造工程的建設以及運行維護。項目竣工驗收后,區政府聘請第三方對項目運營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對企業“按效付費”。
“2014年全面推行新一輪PPP改革以來,鄉村振興戰略一直是PPP推進的重點領域,目前成效已初步顯現。”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PPP可以有效發揮社會資本的市場化、專業化優勢,破解傳統鄉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單一、基礎設施重建設輕管理,運營效率低、維護成本高、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需求,助力農產品穩產保供和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重點任務提供有效支撐。
記者從安徽省財政廳了解到,安徽在2017年就已實現國家級貧困縣PPP項目全覆蓋。截至目前,安徽國家級貧困縣累計實施PPP項目104個,投資額824.1億元,覆蓋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環保、教育醫療和文化旅游等多個行業領域。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羅建國表示,安徽省聚焦脫貧攻堅、保障改善民生、“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項目謀劃實施,多渠道引導和撬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PPP項目建設,促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在江西,南昌市的江西現代農業博覽園、彭澤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樟樹市閣山中醫藥特色小鎮等一大批PPP項目逐漸成為當地的金字招牌。據江西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江西通過PPP模式進行鄉村振興和扶貧的項目有64個,總投資310億元。
共謀多贏更趨規范
PPP的“魅力”,就在于能更有效地實現多贏。對于這一點,勁旅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于曉娟很有感觸:“對于我們民企來說,參與PPP既能拓寬企業的投資范圍,推動企業從制造向‘制造+服務’模式延伸;對政府而言,可以緩解財政壓力,優化資源配置,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老百姓而言,也能享受到更加專業高效的服務供給;對整個環保行業來說,也能通過PPP不斷提升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可以說一舉多贏?!?/p>
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顏立群也很認同這點?!皡⑴cPPP能夠幫助企業獲得相對穩定、長期的業務量和現金流,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顏立群告訴記者,他們在參與天津武清區的PPP項目時,當地政府部門就給他們的污水處理標準提出更高要求,這也倒逼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提升創新能力。
通過PPP項目,天津市武清區300多個村的生活污水全部實現了管網集中收集。圖為工作人員在展示污水處理前后對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董碧娟攝。
當然,實現多贏的前提必須是規范管理。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PPP市場。近年來,圍繞推動PPP規范發展的政策不斷加碼,比如2019年財政部發布《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扎實推進PPP規范發展作出明確細致要求。今年2月,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新平臺)上線運行,進一步提升PPP管理信息化水平。今年3月,財政部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管理操作指引》,為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提供參考準則。
各地也真抓實干,不斷加強PPP規范管理。比如,安徽組織開展PPP項目庫集中清理專項行動,對已入庫長期無實質性進展、未按相關制度規范實施且不能按期整改的項目,予以退庫處理。截至8月末,已累計辦理退庫項目87個,總投資960億元。
天津市財政局PPP中心選聘專業顧問機構,嚴格把關項目識別、論證、入庫等環節,并對PPP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法律服務,集聚專業力量為PPP規范發展獻智獻力。江西通過對PPP信息平臺的綜合運用,加大對項目信息披露力度,拓寬了公共監督的渠道,為項目合作各方提供了大數據支持,保障項目的公開透明。
深化改革合力創新
在規范發展基礎上,各地不斷創新,讓PPP為鄉村振興釋放更大效能。比如,2016年,江西省率先在全國采用PPP模式發展智慧農業,引進多家社會資本,總投資2.18億元。目前,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一期、智慧農業指揮調度中心等已建成投入使用,“贛機惠農系統”、“測土配方施肥系統”等23個業務系統也已開發上線。其中,益農信息社平臺累積為農民提供相關服務2500萬次,帶動交易額約19億元。
目前,PPP模式支持鄉村振興雖然成效不斷凸顯,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和困難,比如一些項目運營仍有待規范,個別項目績效不足,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PPP項目的積極性不高等。
對于這些挑戰,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來應對?!耙铀俾鋵嵖冃гu價指引,規范績效評價程序,強化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精準對接按效付費機制,深化、細化財政預算管理?!必斦空蜕鐣Y本合作中心副主任楊劍敏表示,目前大量PPP項目已經進入付費期,政府要帶頭踐諾履約,加強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PPP的信心。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提出,積極探索農業農村領域有穩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實施路徑和機制。該《指引》明確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重點產業和領域,包括現代種養業、現代種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生態循環農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農村人才培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建設、農村創新創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12項。
楊劍敏表示,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合作梳理推廣PPP支持鄉村振興良好實踐,宣傳農業農村PPP落實國家治理現代化、“兩新一重”等樣板,引導好、服務好、保護好企業投資農業農村的積極性,形成多元供給格局,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碧娟)
短評
用好杠桿撬動社會資本“大投入”
錢從哪里來,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的問題。通過用財政資金“小支出”撬動社會資本“大投入”的PPP模式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比如,山東66個涉及鄉村振興的PPP項目,總投資額346億元,其中政府擬出資8億元,預計吸引社會資本338億元,撬動比例超40倍。
除此之外,PPP模式能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參與PPP項目的企業往往具有更優秀的技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他們的加入能讓更好的技術、產品、理念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中,有效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效。PPP項目的落地實施還會給當地帶去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比如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就通過產業新城開發性PPP模式,十幾年間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投資開發了許多產業新城,累計為地方政府引進企業超過2000家。
與此同時,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機遇也給PPP的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空間。在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多方面,PPP將獲得更多大顯身手的機會,民營企業也會有更多機遇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廣闊實踐中。
當然,要讓鄉村發展與PPP互利共贏,還需要優化政府監管、信息披露和服務市場功能,嚴把前期論證、項目采購、合同管理、績效付費等關口,確保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實到位。此外,PPP環節多、參與主體多,各方應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優化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合力支持規范PPP項目加速落地,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