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皻v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绷暯娇倳浽f?;赝麣v史,走進現實,讓我們再次“以國之名”,悼念死難同胞,捍衛歷史記憶,祈愿世界和平。
歷史,照亮新時代中國奮進前行路。歷史,是人類記憶的年輪,連接著昨天和今天,定義著過去和現在。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后,殺害中國軍民30萬人,慘絕人寰,這段歷史承載無數中華兒女悲慟。隨著時間流逝,侵略者的槍聲雖淹沒在歷史塵埃里,但中華門城墻上的彈孔依然清晰可見;南京城的不絕哀號已隨風逝去,但“萬人坑”的累累白骨還在……一幕幕記憶浮現在眼前,為我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歷史印記,讓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更加主動了解歷史,更加珍惜今日和平,更加奮發砥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讓中國人民愈發意識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毙膽褮v史,開創未來,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歷史,推進新時代中國走向新勝利。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從歷史的記憶里汲取奮進力量。83年前的中國是一個“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83年后的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日,是我們對歷史記憶的擦拭,是我們對世界和平的捍衛,更是我們對美好明天的期待。我們要以史為鑒,走好未來路,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歷史,凝聚起守望和平的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痹O立國家公祭日,是直面歷史的重要舉措,更是著眼未來的和平愿景;舉行國家公祭日儀式,是以國家之力為歷史正義撐腰,是以民族之力為世界和平發展護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面對變幻風云的國際形勢,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促進共同發展。從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促進疫情下世界經濟恢復,到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貢獻……中國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同各國一道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歷史照進現實,和平筑夢未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和平是寶貴的,是需要維護的。今天的中國,正處在走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讓我們以國家公祭日為契機暗暗發誓:我們不會讓悲慘的歷史重演,我們有信心和意志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我們必將創造新的更大奇跡,奪取新的更大勝利。(董阿慧 晏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