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十七連豐”開新局——黑龍江糧食總產全國第一的背后

原標題:“十七連豐”開新局——黑龍江糧食總產全國第一的背后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1日電 題:“十七連豐”開新局——黑龍江糧食總產全國第一的背后

新華社記者王建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產量7541萬噸,比去年增加近40萬噸,實現“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十年領跑全國。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近幾年黑龍江省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大黑土地保護等措施。

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抗災害能力

東北大地,銀裝素裹,黑土地進入休眠期,為來年的農業生產積聚能量。

對黑龍江省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來說,今年能夠克服疫情特別是三次臺風影響,迎來豐收,農田基礎設施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

“以前雨水大了,排不出去,就形成澇災,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了溝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劉春說,今年三場臺風過后,及時組織社員排水,沒有形成災情,每畝產量達到1200斤左右。

近幾年來,黑龍江省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為重點,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中國飯碗”里裝上更多“黑龍江糧”。

截至去年,黑龍江省累計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8548萬畝,今年將再建設843萬畝高標準農田。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大量零散地、中低產田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田,增強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夯實了糧食豐收的基礎。

提高農業科技,讓農民挑上“金扁擔”

黑龍江省七星農場的種植戶閆大明今年種了250多畝水稻,春耕之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雇工難、雇工貴的問題。

為了不耽誤春耕生產,閆大明嘗了“鮮”。“今年第一次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智能插秧機,不僅減少了人力,還提高了作業效率,一點也沒耽誤春耕生產。”

富錦市長安鎮高家村種糧大戶姚洪田今年種了330畝水稻,畝產量達到1200斤。姚洪田說,這主要得益于農業科技的推廣、品種的改良。

在姚洪田的水稻田埂上,安裝了一盞盞太陽能殺蟲燈。 “天剛擦黑兒,燈就亮了,一晚上誘殺的幼蟲,可以裝滿燈管下面的小罐。”姚洪田說,夏管時節他每天早晨都會來稻田清理蟲罐,這種物理防治技術減少了蟲害,農藥就用得少,種出的水稻更綠色健康,每斤比市場價要多賣出兩三分錢。

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推廣,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在挑上“金扁擔”。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黑龍江省主要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高標準科技示范園區560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7%,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7.7%。

加大黑土保護,實現“藏糧于地”

這幾年,對于黑土地保護成效,黑龍江省海倫市自新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付正武有切身感受。“通過輪作和秸稈粉碎還田,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今年大豆畝產達400斤。”付正武說,“你糊弄黑土地,地就糊弄你,以后不管有沒有補貼,我都要輪作。”

近年來,黑龍江省實施耕地輪作休耕、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等黑土地保護措施,讓黑土地更黑更“有勁兒”。

“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每年秋收后,我們將秸稈通過深翻埋入土層,實現黑土地的‘黑色越冬’。”黑龍江省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護站站長馬云橋說。2019年,黑龍江省耕地“黑色越冬”面積超過1.2億畝,其中深松整地接近5000萬畝。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已見成效,2019年的監測數據顯示,黑土保護試點區耕層平均厚度由2014年的19.8厘米,提高到23.3厘米。

相關閱讀

肥西縣豐樂鎮安淮村:大力實施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建設

為建設高標準現代化農業,眼下,肥西縣豐樂鎮安淮村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工行溫度】工行阜陽分行服務農業轉型升級 加快高科技農業產業融資發展

通過建立“龍頭企業+建檔立卡貧困農戶”、“銀行+保險+建檔立卡貧困農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檔立卡貧困農戶”、“擔保公司+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等融資方式,加快金融振興高科技農業產業經營發展。

懷寧縣雷埠鄉:高標準農田“冬季會戰”如火如荼

該鄉今年也爭取到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的支持,項目區計劃6000畝,其中1000畝精品區,總投資為900萬元,在沿中間河兩側的泉月、金橋、龍泉3個村實施,輻射區跨入太平和清河居委會。

安徽農業大學理學院多舉措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為激勵和引領青年學生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今年以來,安徽農業大學理學院團委統籌謀劃,精心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化愛國主...

現代農業 促進增收

廣平縣積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將遠程數據采集、智能電力溫控等先進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形成了蔬菜智能育苗、管理及銷售的全產業鏈,培育智慧農業、生態旅游農業,輻射帶動農業增效、農民...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玛沁县| 宜都市| 共和县| 台东市| 洱源县| 天全县| 靖西县| 万年县| 余姚市| 许昌市| 高台县| 灵石县| 库伦旗| 永修县| 金秀| 富民县| 循化| 都昌县| 桂阳县| 策勒县| 宜兰县| 郓城县| 鄯善县| 嵊州市| 山丹县| 长春市| 息烽县| 上杭县| 宁陕县| 章丘市| 互助| 响水县| 万全县| 忻州市| 板桥市| 星座| 夏邑县| 南郑县| 凤台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