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山東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蔬菜村有了智能大棚

這幾天,山東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村民曹有忠的6個大棚的西紅柿正進入成熟期。雖然第一茬西紅柿產量不高,每棚只能產出千斤左右,但眼下市場行情不錯,每棚能收入3000多元,足夠收回投入。

1988年出生的曹有忠大學畢業后,在外打拼了8年多。看到家鄉一天比一天好,2018年,他決定回村搞溫室大棚,還在村里幫助下種起了梨樹。今年,他的溫室大棚第一季尖椒毛收入16萬余元,18畝葡萄也結了果。

地處魯西平原的耿店村是個純農業村,當地有搞蔬菜大棚的傳統,但大都是簡陋的“小土棚”。從10多歲起就跟著父親種菜的任傳華,對當年那種占地不到一畝的“小土棚”印象深刻。“大棚上面有40張至50張草苫子,每張至少70斤重,早晨拉、晚上拽,可不是件輕快活。”任傳華說。更難的是銷售,年輕人嫌起早貪黑賣菜也賣不出好價錢,紛紛外出打工。一個780人的村子,一下子走掉200多人,任傳華就在其中。

近幾年,任傳華又選擇回村種菜,這是因為村里的蔬菜產業有了產前、產中、產后的一體化服務平臺。“訂苗到村里的苗場,種菜有技術服務,賣菜有批發市場,沒有了后顧之憂。”任傳華說,為了加快蔬菜大棚發展,從2002年開始,耿店村黨支部書記耿遵珠帶著村民去壽光取經。回來后,他們將當地落后的“小土棚”改造升級成第四代高標準卷簾機大棚;對苗種改良,種上了效益較高的黃瓜、尖椒、西紅柿;在2003年建立了蔬菜批發市場,解決了村民賣菜難問題;2008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解決了土地流轉難問題;2009年,村里又成立了育苗廠,解決了菜農買苗難問題,這些舉措讓耿店村的蔬菜大棚走向快速發展軌道。

“只有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產業發展才能后繼有人。”耿遵珠說,村里制定優惠政策,凡是回村搞大棚的青年,村委會負責統一流轉土地,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2015年以來,耿店村先后有近百名青年返鄉建起了高標準大棚。去年以來,又有10多名外地媳婦、外地女婿紛紛來到耿店村創業。

年輕人返鄉創業,使耿店村重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棚二代”進一步提升了棚菜生產的規模化水平,平均種七八個棚,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在他們的帶動下,大棚不斷升級改造,智能控制水平不斷提高,有的還搞起了生態有機、無公害品牌。曹有忠建起了村里第一家淘寶店,搭上電商快車,把村里的果蔬賣到了全國各地。

今年,耿店村新建大棚85個,改擴建水肥一體化、智能放風大棚13個,全村蔬菜大棚發展到700個。耿店村人均年收入超過3.5萬元。耿店村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70后”“80后”“90后”占到八九成,成了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劉明明)

相關閱讀

阜南縣趙集鎮召開“智慧村里”工作推進會

11月23日,阜南縣趙集鎮召開“智慧村里”工作推進會,會議由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宋婷婷主持,全體鎮干部和鎮包村干部參加會議。

阜南縣趙集鎮召開“智慧村里”業務培訓會

11月24日,趙集鎮召開“智慧村里”培訓會,各村“智慧村里”村級管理員參加培訓。

國內頂尖專家、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蔬菜產業線上線下如何加速融合?“線上菜籃子”產業鏈與供應鏈發展趨...

宜秀區羅嶺鎮鳳溪社區:從大棚里走出的致富能手

金學龍是羅嶺鎮鳳溪社區后宕組人,夫妻兩人一起生活,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因病致貧,之前一直 在外務工,后來因為身體不好,回鄉發展,在社區帶貧主體陽光雨露的帶動下,金學龍開始在陽光雨露大棚里務工...

月度經濟觀察 | 10月份全國蔬菜價格季節性下行 秋冬蔬菜供應整體充足

月度經濟觀察 | 10月份全國蔬菜價格季節性下行 秋冬蔬菜供應整體充足來源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台北县| 建宁县| 白银市| 拉萨市| 班戈县| 阜阳市| 新丰县| 乌苏市| 恩平市| 永年县| 庄浪县| 大丰市| 邵武市| 通化市| 黑水县| 麻江县| 桓仁| 吉水县| 边坝县| 吐鲁番市| 安多县| 海晏县| 琼结县| 错那县| 象山县| 常熟市| 达日县| 类乌齐县| 财经| 吉木乃县| 通州区| 武隆县| 榆中县| 麻城市| 磴口县| 鲁山县| 泸西县| 通化县| 乐业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