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至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2018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民營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
發布會上,省經信廳廳長牛弩韜介紹,“十三五”以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準確把握“制造業是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戰略定位,省經信廳狠抓技術改造、智能制造、專精特新、安徽精品、工業設計、民營經濟、節能環?!拔鍌€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持續推動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體系,成效明顯。聚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實施十大高成長性產業、“7+5”重點產業發展行動,優勢產業不斷鞏固,千億產業達14個。圍繞“銅墻鐵壁”促升級。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每年滾動實施億元以上重大技術改造項目1000項以上,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淘汰煉鐵產能224萬噸、粗鋼產能302萬噸,提前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四種家電產量約占全國1/4。瞄準“芯屏器合”育集群。大力實施“建芯固屏強終端”戰略,新型顯示實現“從砂子到整機”的整體布局,集成電路集聚產業鏈企業300余家,微型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五。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10%以上,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語音入選首批國家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試點,“中國聲谷”成為工信部批準的第一個“中國”字號人工智能產業基地。14家基地被列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兩成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貢獻了五成以上的工業企業利潤,產業集聚和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發展質量居全國前列。
我省強化頂層設計,構建起橫向全覆蓋、縱向全生態的政策支撐體系,有力促進了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2019年全國各省制造業營商環境評價中,我省營商環境排名第7,其中“政策”項排名全國第2?!笆濉币詠恚劢怪圃鞆娛。沂「咭幐裾匍_“制造強省”萬人大會,實施“制造強省”行動方案,推動出臺制造強省、機器人、集成電路、“三首一?!?、中國聲谷、5G等系列 “政策10條”,每年省財政投入上百億元資金支持企業產業發展,制造強省建設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