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徽省“十三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展示美好安徽。記者從會場獲悉,十三五以來,安徽省“工業數字化”指數全國第一,9家皖企入圍中國500強企業,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連續兩年入圍“世界500強”,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安徽省狠抓技術改造、智能制造、專精特新、安徽精品、工業設計、民營經濟、節能環?!拔鍌€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高于全國2.5個百分點;2018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民營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9、中部第1位。
安徽省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體系。聚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實施十大高成長性產業、“7+5”重點產業發展行動,優勢產業不斷鞏固,千億產業達14個;瞄準“芯屏器合”育集群。大力實施“建芯固屏強終端”戰略,新型顯示實現“從砂子到整機”的整體布局,集成電路集聚產業鏈企業300余家,微型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五。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10%以上,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語音入選首批國家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試點,“中國聲谷”成為工信部批準的第一個“中國”字號人工智能產業基地。14家基地被列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兩成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貢獻了五成以上的工業企業利潤,產業集聚和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發展質量居全國前列;聚焦數字經濟,出臺數字經濟和5G發展規劃、政策,培育“皖企登云”企業近萬家,全省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數居全國第4,“工業數字化”指數全國第一。
同時,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意見,修訂《安徽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設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全省“專精特新”企業2618戶,以占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14%的數量,貢獻了24%的營業收入和25%的利潤,戶均專利5.7個,涌現出國家級行業“小巨人”86家。精準引導強龍頭。與此同時,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科大訊飛、長鑫存儲、埃夫特、應流集團等成為行業翹楚,9家皖企入圍中國500強企業,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連續兩年入圍“世界500強”。
據現場了解, “十四五”期間,安徽仍處于工業化加速推進的重要歷史時期,全省將堅持“制造為基、企業為本、創新驅動、品質引領、數字賦能、融合共進”,統籌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力爭到2025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中部領先、長三角領先,構建形成更高質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把安徽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