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
“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于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當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一場“死機復活”運動在哈爾濱機務段轟轟烈烈地展開。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從此這臺以偉人名字命名的機車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
在解放戰爭炮火中誕生的“毛澤東號”機車組在支援前線的運輸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執行了很多急難險重任務。由于當時運能緊張,他們倡議試行爭分奪秒、多拉快跑運送軍用物資。鐵路工人們就提出了一句響亮的口號:“寧叫機車等命令,不叫命令等機車” “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修到哪里,‘毛澤東號’機車就開到哪里!”
從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到平津戰役,“毛澤東號”機車組的英雄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次次地圓滿完成任務。1949年“毛澤東號”奉命入關,落戶北京豐臺機務段。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懊珴蓶|號”機車冒著鐵路變形和余震不斷的危險迅速開赴災區搶運抗震物資。
中國鐵道博物館收藏的這臺機車就是第一代“毛澤東號”機車,而且在蒸汽時代只有這一臺機車,始終沒有換型。直到1977年,在第一次換型DF4型內燃機車之后,這臺機車才退役。
2012年,“毛澤東號”蒸汽機車定級為國家一級文物。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于1946年的解放戰爭中,是我國第一臺以領袖名字命名的機車。74年來,“毛澤東號”機車跨越蒸汽、內燃、電力3個時代,歷經5次機車換型,13任司機長、184名乘務員在這個英雄的集體中努力踐行“報效祖國、忠于職守、艱苦奮斗、永當先鋒”的“毛澤東號”精神。現在,“毛澤東號”機車已連續安全走行1138萬公里,被譽為“機車領袖”“火車頭中的火車頭”。
素材:中國鐵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