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1月20日電(李東標)“十三五”期間,安徽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成果豐碩,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從“跟跑”到“并行”的長足進步。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公路總里程達21.8萬公里,位居全國第8位,長三角地區第1位。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章義在11月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五年來,安徽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加速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建設,深化東向對接,持續打通“斷頭路”“斷頭航道”,省際互聯互通水平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泗洪至許昌、宿州至揚州、徐州至明光、蕪湖至雁翅、濟南至祁門碭山段等5條高速公路先后貫通,聯通南京、杭州都市圈的來六、黃千高速加快建設,寧蕪改擴建以及寧國—安吉等高速年內開工。
與此同時,13條省際毗鄰地區公交客運線路相繼開通,合肥與長三角8個城市實現地鐵乘車“一碼通行”,道路運輸證等5類電子證照數據在長三角地區內實現互享。區域合作全面深化,皖浙加強江海聯運合作框架、滬皖機場管理企業合作合作、長三角地區省際交通互聯互通建設合作等多項協議相繼簽訂,港航一體化、民航領域合作持續深化。
“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直貫南北,國省干道縱橫交錯、聯線成網,農村公路通達城鄉、進村入戶,水運航道干線銜接、通江達海,民航布局‘一干多支’、加快發展,客貨運輸覆蓋城鄉、走向世界,”章義表示,今天的安徽交通運輸事業,不論是在總量、規模和速度,還是質量、效益和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