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綠色蝶變”讓耕讀小村邁向振興

央廣網橫峰11月17日消息(記者胡斐)蘇家塘距縣城9.6公里,是江西省橫峰縣姚家鄉的一個耕讀小村,村如其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蘇。村莊生態優良,民風淳樸,全村67戶共計270人。

村里生態條件這么好,為什么不好好利用?那么多破房子怎么拆?圍墻做得那么好舍得拆嗎?

原來,早在2017年,村里還是房屋破舊,雜草叢生,污水橫流的落后村。

蘇家塘秀美鄉村建設促進會會長蘇國才介紹說:“我們特意去縣里秀美鄉村示范點參觀學習,看到別人的村莊變化,干凈、整潔、漂亮,對我們的觸動很大。為了把村莊建的更美,那時起,村里就成立了秀美鄉村建設理事會、促進會,大家積極出謀劃策,先后自發捐款達到10萬元,自覺地投工投勞進行鄉村建設。”

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村民們在該村秀美鄉村建設理事會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圍繞“人的新農村”建設,秉承“耕讀傳家”的理念,著力做好生態、文化、宅改三篇文章。打造成為以“耕讀傳家”文化為特色的環境優美、民風樸實的新農村樣板。

據了解,自開展秀美鄉村建設以來,該村因地制宜開展村莊環境整治,以“五拆五清”整治和民生設施建設為主,不砍樹、不填塘,不搞大拆大建,堅決不搞城市化,要讓農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全村拆除破舊“三房”45處、圍墻1260米、整治空地荒地1.05萬平方米、改塘5口,主干道、入戶道全部硬化。同時利用瓦罐、磨盤等進行點綴,就地取材、用生態建材,營造了留有鄉愁、疏密有間,竹林搖曳的村莊美景。

蘇家塘村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綠樹叢蔭(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說起拆除圍墻這項工作,蘇國才告訴記者:該村在拆除圍墻的過程中,并不僅僅是一拆了之,而是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做出鄉村規劃,將拆圍墻與打造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進行美化、綠化,提升鄉村“顏值”,全方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蘇家塘村利用秀美鄉村建設成果、鄉村生態資源,搭乘鄉村振興戰略快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農村經濟新業態,不斷增強著秀美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村民在家門前晾曬稻谷(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我在外地打工很多年了,也是開的餐飲店,當時店里生意并不樂觀,后來家里人告訴我,村里環境好了、道路寬了、綠化美了,回來后的我觀念也發生轉變,我想回家來創業。”蘇家塘農家樂蘇氏廚房老板蘇國云告訴記者。

隨著全域旅游推進游客量增多,秀美鄉村景點建設不僅僅帶來了環境上的改變,也實實在在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熱情。蘇國云笑呵呵的說道:去年回來我就把自家的住房改造成農家樂,依靠村里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現在生意越來越好了,忙的時候一天下來能有3000元的收入,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天藍了、水清了、路暢了,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打造,蘇家塘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蘇家塘狀元樹(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傳承耕讀文化的蘇家塘村,倡導“種好田,讀好書,做好人”的民俗家風,簡簡單單的9個字,卻是蘇家塘人世世代代的追求目標。該村有一處“讀書林”,早先孩子們放牛回來就把牛拴在樹上,在林子里讀書。

蘇家祠堂(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讀書開智明理,勤奮好學是蘇家塘的優良傳統。比家風、比學風、比成績,營造了濃郁的耕讀傳統,孩子的未來會走得更好,飛得更高。全村共有大學生13人、研究生4人,目前就職教師共有8人,其中有2人分別擔任橫峰縣一中和橫峰縣二小的校長。給全村的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據介紹,每年村里還會進行最美系列的評選,最美身邊人、最美村干部、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等,為的就是讓所有的村民參與其中,激發村民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蘇家塘村2019年最美系列評選光榮榜展示欄(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與此同時,該村以文化活動中心為依托,整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集體經濟供養全村7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里享受免費午餐。櫥柜里的餐具,書架上的圖書,桌上的象棋,墻上的積分游戲,老人們可以在這里聊天、看書、下棋,安享晚年。

除了生態、文化之外,“一戶一宅”也是該村建設秀美鄉村的生動實踐。該村落實了“規范建房、有償使用、無償退出”的宅改新策。對新建房屋空置在120平方米之內,由于歷史原因,房屋占地超過16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10元每平方由村民理事會收取。

蘇家塘村民們種植的馬家柚熟了(央廣網記者 胡斐 攝)

拆除整治的空基地無償歸村集體所有,并利用這些空地荒地,栽種了馬家柚、桃樹等各類果樹1134株,今年的馬家柚套袋近8000個,按照去年10塊錢一個的標準,至少今年可以增加集體性收入8萬元。增加了的收入,用作村莊的管護和治理,從源頭上解決了有人建有人管的長效管護機制問題;另外采取輪作方式種植了油菜40畝,以及通過增減掛項目,種植了20畝蔬果等,以土地租賃和勞動用工等方式帶動了該村8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該村通過多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7年,全面消除空殼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超5萬元,2018年均超10萬元,2019年均達16.28萬元。

標簽:

相關閱讀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南京溧水白馬鎮:高新科技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上層發電下層種植,余電上網產生雙效益在白馬鎮有一個神奇的植物工廠,這里不用土壤,也不需要陽光,就能種出純天然無污染的高質量蔬菜和花卉,而且還比普通種植用時短了20天,這里就是深能南京能源控股公司投建的“...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反哺母親河:從索取者到保護者 長江南通段生態修復之路

邵文建指著不遠處告訴記者,沿岸捕魚的漁民以船為家,生活用水直排長江,嚴重破壞了濱江的生態環境

崔曉丹:激發鞏固脫貧成效的內生動力

我們要保持政策的穩定和可持續性,不斷激發產業、市場、教育、文化的內生動力,從而更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寫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不斷邁進

【中國的脫貧智慧】庭院“方寸地” 致富“增收園”

五原縣通過以獎代補、獎補結合的方式,對貧困戶房前屋后的地塊整理、圈舍、果苗、胡羊購置等給予補貼,“一戶一策”“一院一案”,精準發展小手工、小作坊、小庭院等庭院“微產業”,戶年均增收1000元,82%以上的貧...

第一觀察|習近平滬蘇之行還有這些細節

3天時間,總書記橫跨上海、江蘇兩地,從長江入海口處的浦東,沿南通、揚州一線溯江而上,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浦县| 万荣县| 宁城县| 开化县| 鄂托克前旗| 错那县| 黔西| 威海市| 云和县| 师宗县| 巴林左旗| 壶关县| 望都县| 柯坪县| 炎陵县| 扎鲁特旗| 运城市| 开平市| 同仁县| 平邑县| 堆龙德庆县| 杭锦旗| 玉山县| 若羌县| 象山县| 尤溪县| 岚皋县| 息烽县| 岫岩| 青浦区| 辽阳县| 贵定县| 洛隆县| 巩义市| 开阳县| 湖州市| 澄城县| 白银市| 拉萨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