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文化扶貧在行動:湖北篇】羅田大地坳社區:農民藝術團集聚脫貧致富精氣神

視頻(點擊觀看):羅田大地坳社區文化扶貧的生動實踐。記者 何琛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伍佳佳 劉建維 何青 何琛)“舞臺劇、小品、鼓樂、舞蹈、戲劇、民間小調、彩蓮船......”,10月31日,一場由鄉親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精彩節目在羅田九資河鎮大地坳社區輪番上演,臺下男女老少看得津津有味,掌聲不時響起。這支由20余人組成的農民藝術團,將“精準扶貧”“垃圾分類”“惠農政策”“文明鄉風”等內容以不同的曲藝形式表演出來,深受群眾歡迎,真正達到以文化人,集聚脫貧致富精氣神。

圖為:羅田縣九資河鎮大地坳社區航拍圖。記者 劉建維 攝

羅田縣九資河鎮大地坳社區位于薄刀峰景區腳下、天堂湖濕地公園腹地,“一橋分兩岸、青山掩民居”,這里有天水相連、美如仙境的天堂湖,粉墻黛瓦、錯落有致的徽派建筑群,宛如鑲嵌在大別山下一顆璀璨的明珠。可誰又能想到,7年前的這里卻是街道殘破、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的“三不管”地帶。2013年7月,九資河鎮委、鎮政府著手籌建大地坳社區,退居二線的58歲的胡定山主動請纓,當起了大地坳社區的首任黨支部書記兼主任。上任后第一件事,他便是對社區環境進行改造升級,搶抓各種有利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先后爭取、整合到各類項目資金13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中。與此同時,把社區文化文藝工作作為扶貧工作的切入點,通過組建社區農民藝術團,創作文藝精品節目,挖掘歷史文化、弘揚孝德文化、傳承農耕文化、發展旅游文化,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愿望,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群眾致富能力,提振了貧困群眾脫貧信心。

圖為:大地坳社區干凈整潔,文明鄉村入畫來。記者 劉建維 攝

白手起家建隊伍 爭取立項抓建設

大地坳社區黨支部書記胡定山介紹,大地坳社區要組織社區文藝隊伍,遇到的第一道溝坎就是文藝人員匱乏。當時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小部分年輕人文化素養偏低、家務事多。社區兩委立足實際研究決定,成立隊伍自治組織,選拔一名政治思想好、組織能力強、熱愛文藝活動的人為隊長,通過骨干帶領,采取自愿邀約、自愿聯合等形式,吸納社區人才,挖掘民間高手,從廣場舞、婚慶入手,慢慢地從一個六人的鼓樂隊發展到擅長多種曲藝表演形式的20余人的文藝隊伍。

圖為:農民藝術團在演出群鼓《走進新時代》。記者 劉建維 攝

社區農民藝術團建立之初,經費無著落。居委會發動全體隊員出錢購買樂器,求助社會組織置設備,自創收入付工資,通過這些渠道購回了音響設備和字幕機各一套,小型樂器10余件,表演服裝80余套,表演道具20余件,基本滿足了演出和訓練需要。

為了持續激發文藝隊伍活力,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社區兩委通過爭取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項目的支持,先后建成了600平米的文化廣場和近200平米的百姓舞臺,300平米的文化墻,購置了近百余本文化書籍,有力地促進農民藝術團的發展。

圍繞中心抓創作  讓群眾愛看自發傳播

群眾生活環境好了,錢包鼓了,精神上也要富起來。大地坳社區圍繞黨的建設、四鄉工程、扶貧攻堅、鄉風文明建設等中心工作,先后創作了20多個接地氣、入人心的鄉土節目。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創作了《走進新時代》《精準扶貧到我村》《抓好黨建促發展》《 慧農政策暖人心》《垃圾分類確實好》 等節目。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方面,創作了《十勸世人莫賭博》《婆婆夸媳婦》《趕禮》《女兒也是傳后人》《湖北大鼓夸標兵》《九旬老人愛社區》等節目。在旅游發展方面,創作了《古鎮之歌》《鳩茲古鎮面貌新》《大地坳社區之歌》《大別山上的天堂湖》等節目。在文化傳承方面,創作了《觀燈路上》《夫妻恩愛苦也甜》《彩蓮船串燒》等節目。

圖為:當地百姓人人都會哼唱的社區之歌。記者 劉建維 攝

圖為:藝術團骨干張軍與搭檔演小品《趕禮》,呼吁抵制攀比的辦酒之風。記者 劉建維 攝

49歲的張軍是農民藝術團的骨干,他告訴記者,以往政策宣講,把老百姓聚焦起來,宣讀文件,群眾難聽懂,現在通過將政策唱出來,演出來,唱的是方言,演的是身邊人身邊事兒,不僅愛看愛聽,日常的討論也從以前的閑聊拓展到國家政策,很多演出社區的小朋友都會唱。

不僅如此,社區文藝隊走出羅田到蘄春縣、浠水縣、安徽金寨天堂鎮等地演出十余場次,在本縣河鋪、白廟河、九資河、鳳山鎮、薄刀峰景區等地演出近50場次,先后參加全市、全縣村級文藝隊節目比賽榮獲了“全市十佳村級文藝隊”稱號,獲得了全縣村級文藝隊比賽的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為了提高節目的質量,社區文藝團還聘請了羅田縣文化館、鎮文化站長等專業人員,幫助文藝隊創作節目、編劇本、改臺詞、訓練隊員、編排,進一步提升演出質量,豐富演出形式。

圖為:九資河鎮大地坳社區美景吸引游客,文藝隊也受邀去景區演出。記者 劉建維 攝

文化扶貧帶來旅游發展  居民精氣神足幸福感強

大地坳社區位于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北倚薄刀峰,東連天堂寨,懷抱天堂湖,擁有得天獨厚而又豐富的旅游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由于社區文藝隊節目接地氣、入民心,來大地坳社區旅游的客人只要想看演出,隊員們踴躍參與,積極展演。不僅如此,薄刀峰風景區每年旅游旺季都邀請社區文藝隊為他們演出,每次都博得了旅游客人陣陣掌聲,同時也得到了相應回報,也擴大了文藝隊的影響,提高了知名度,歷練了隊員的演藝。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辦起了農家樂,如今農家樂數量增長到了28家。小小社區一次能接待200人住宿、容納300人就餐。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收入可達幾千元、年營業額超200萬元。

“文化是軟實力,不僅能提升一個地域人們的精神風貌,更能增強群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脫貧攻堅注入新的精神動力。”這在大地坳社區得到充分的展現。通過抓文藝創作和演出,社區195戶950人團結一心,形成了“我脫貧我光榮”“感恩黨感恩社會”的良好氛圍,孝老愛親、向善向上的鄉村文明蔚然成風,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提升。

羅田縣九資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燕表示:“大地坳社區的文化扶貧實踐成果是2017年以來九資河鎮文化扶貧的一個縮影。每月每村都會開展這樣的文化宣講活動,每個季度全鎮會舉辦這樣的文化宣講活動,先后推薦了1000多名文化扶貧典型。這樣的文化扶貧形式,極大調動了群眾脫貧的積極性,促進全鎮精準扶貧工作。”

標簽:

相關閱讀

福建漳州薌城區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綠色社區—— 點滴改變,為生活添綠意

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人受益,也需要人人參與、人人努力。

宜秀區白澤湖鄉獨秀社區:健康扶貧貼民心

“今天低壓有點偏高,不過比上次好多了,飲食上盡量要清淡 ,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這是社區家庭醫生沈厚利當月第二次深入建檔立卡戶王華亮家開展入戶健康診療和醫保政策宣傳的場景。

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打好“四張牌”推動黨建扶貧民生提質增效

近年來,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工作服務于中心大局的定位,堅持黨建、扶貧兩手抓,推深做實“一抓雙促”,不斷推動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提質增效。

蚌埠師范附屬小學開展“最美書柜”評比活動

為了推進班級圖書柜建設,營造書香校園文化氛圍和班級閱讀氛圍,近日,蚌埠師范附屬小學開展了“最美書柜”評比活動。

宜秀區楊橋鎮倉房社區:謀劃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

宜秀區楊橋鎮倉房社區地處楊橋鎮北,社區總面積3.6平方公里,山場林地資源較為豐富,借助鄉村振興的契機,社區兩委集思廣益,精心謀劃到村產業,既要壯大社區集體經濟,也要帶動貧困戶增收。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阳信县| 镇远县| 浦城县| 龙川县| 大兴区| 江孜县| 二连浩特市| 石家庄市| 石渠县| 吴旗县| 额敏县| 涟源市| 连云港市| 通河县| 区。| 长治县| 三原县| 盈江县| 临海市| 永登县| 和顺县| 酒泉市| 大兴区| 嵊泗县| 武冈市| 彰化县| 云龙县| 贞丰县| 东丽区| 桃江县| 班玛县| 舟曲县| 云龙县| 桃江县| 普兰店市| 遵化市| 肇东市| 武胜县| 新丰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