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要聞

廣東扶貧:多措并舉促就業 百姓端穩金飯碗

開辦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家門口就業;

探索校企合作,培養“訂單式”人才;

深挖特色資源,用一門手藝帶起一片產業……

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舉。在廣東省,記者走訪發現,一系列就業扶貧探索實踐,不僅幫助貧困人口端穩“飯碗”,還讓百姓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扶貧車間開到家門口 貧困戶成“上班族”

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湖中村扶貧車間,數十位村民在生產線上為電子配件進行組裝、焊接。“這里的工人以女性為主,因為要留守在家里照顧孩子、老人,無法外出務工。在村里開辦扶貧車間,可以讓她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扶貧車間負責人彭李生表示。

圖為湖中村扶貧車間。人民網史新培攝

湖中村地處粵北革命老區,2016年被列為廣東省省定貧困村。湖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俊霞認為,開辦扶貧車間不僅幫助貧困人口就業增收,還能幫助其提高勞動技能,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脫貧信心,激發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

為此,村中村村委會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開辦扶貧車間,幫助尋找可租用的廠房,挨家挨戶宣傳招工。

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村民們積極報名,生產線忙碌不停。很快,彭李生的扶貧車間就打開了銷售市場,一個月能接到20萬元訂單。生意紅火了,人員和設備卻不足了。要擴大生產線,招攬更多人手,錢從哪來?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一直是金融服務的發力重點。通過梅州市一家金融機構推出的精準扶貧個人經營性貸款專案,彭李生獲得了20萬元3年期免抵押信用貸款。“不用抵押,利率也很優惠,解了燃眉之急。”彭李生說。

目前扶貧車間里增加了一條生產線,最多可容納50人務工,員工月收入2000-3000元。“未來還要繼續擴建,再招20-30人。”彭李生說。

“扶貧車間讓‘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真正讓貧困戶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何俊霞說。

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促成“一站式”就業

在廣州港,身著反光衣,頭戴安全帽的貴州小伙秦鵬正在獨立操作30米高的大型港口吊機。今年7月,他剛剛從“廣東技工 廣州港班”畢業,考取了龍門吊專業操作證書,正式成為一名產業工人。

秦鵬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普底鄉跑馬村,家里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想過和父輩不一樣的生活,但又不知道出路在哪兒。”秦鵬心里一度充滿困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廣州港集團工會主席溫東偉表示,畢節是貴州省的人口大市,受限于專業技能匱乏,大量勞動力無法向外輸出;留在當地,鄉村產業又相對薄弱,剩余勞動力難以消化。當務之急,是幫助貧困人群習得一技之長,獲得穩定就業。

在廣州市和畢節市兩地政府的“牽線”下,廣州港集團和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開設與港口有關專業,貧困家庭學生通過兩年的理論學習后,再到廣州港進行為期一年的專項技能培訓,畢業后優先入職。

圖為“廣州港班”開班儀式。(受訪者供圖)

除符合國家政策條件的學費減免之外,廣州港為就讀學生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免費提供專業課程教材,承擔學生在廣州港實習的生活費用,設立專項獎學金等。

校企合作的教育扶貧模式帶來雙贏效果。“一方面,通過這種訂單式培養,幫助困難學生‘畢業即就業’,實現精準扶貧。”溫東偉說,“另一方面,也為廣州港集團培養、輸送、儲備了一批港口大型機械操作與維護的專業技能人才,解決了人才缺口。”

今年7月,與秦鵬一起畢業的還有33名畢節學生,就職于港口大型機械操作等技術崗位,成為新一代的城市產業工人。有了廣州港的經驗,廣州市其他企業也紛紛試水,探索校企合作。目前畢節技術學院已開辦29個“訂單班”,招收學生1142人,覆蓋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超過500人。

深挖特色資源 以人才培養帶動產業興旺

在廣東省梅州市客家菜培訓基地,一群充滿朝氣和稚嫩的面孔,正圍繞在教室操作案臺上的蒸屜旁,一邊歡笑一邊互評,看看誰的面點作品更“標致”。

17歲的周文城來自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已經在客家菜培訓基地學習兩年,再有一年的實習期,就可以成為一名正式“出道”的粵菜廚師。“我的興趣就是做好吃的,希望能成為一名客家菜師傅,以后自己開家餐館,把家鄉的美味傳遞出去。”

圖為客家菜培訓基地教學現場。人民網陳文夏攝

鹽焗雞、釀豆腐、玻璃乳鴿、梅菜扣肉……作為粵菜三大菜系之一的客家菜,承傳了中原飲食文化和客家人南遷后新的食材和習慣,具有融合各地精華的獨特風味。

客家人鄉土情結重。在國家高級烹調技師陳鋼文看來,把客家菜手藝代代相承,廣泛傳播,既有繼承祖輩傳統文化的情感意義,也有因地制宜深挖特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價值。

2018年4月,廣東省實施“粵菜師傅”工程,通過傳承嶺南粵菜精髓,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實現技能致富。同年9月,梅州市出臺《梅州市“客家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要求把培養專業客家菜烹飪人才作為精準扶貧、教育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致力打造一批客家菜名師、名菜、名店、名小吃,結合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推動富民興村、產業興旺。

近年來,梅州市建立了6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11個市級和6個縣級粵菜(客家菜)師傅培訓基地,2019年以來累計培育4385人,其中貧困戶350人。

通過技能培訓實現就業、創業的客家菜師傅,成為鄉鎮振興的有力參與者。興旺起來的客家餐飲行業,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平臺,擴寬了貧困勞動力在客家菜生產、服務、銷售、物流、旅游等領域的就業機會。

從家門口務工到定向培養,再到技能就業,越來越多的人群正走上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

相關閱讀

宜秀區羅嶺鎮:加強扶貧干部學習,專人專業干扶貧

2020年以來,羅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干部培訓工作,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培訓理念、改進培訓方式,多層次、全方位的開展教育培訓,鍛造了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

貴池棠溪鎮:扶貧小額信貸助貧困戶走穩致富路

下一步東山村將持續加強扶貧小額信貸使用情況的跟蹤監督,做好貧困戶貸款后的跟蹤服務和指導,促使有關貸款貧困戶使用好貸款,及時還款,促進貸款貧困戶與金融機構的良性互動。

安徽廬江舉辦首屆電商扶貧助農"直播帶貨"大賽

經過評委現場對選手直播腳本、綜合素質、帶貨水平、控場能力、直播間效果以及個人才藝展示等綜合評選和考核,廬江縣首屆電商扶貧助農“直播帶貨”大賽評選出“十佳實力電商”十名、“十佳魅力主播”十名、“十佳網紅...

扶貧有實招,日子更紅火

近年來,四子王旗積極探索精準扶貧發展模式,運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民+市場”扶貧模式、 “輸血”變“造血”培訓技能扶貧模式、“政府+銀行+企業”協作扶貧利益聯結扶貧模式等多種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實現精準脫...

【文化扶貧在行動:陜西篇】“數說”陜西脫貧戰果 “秦”各方力量決勝小康

陜西省集聚全省力量,拓寬扶貧格局,從文化扶貧、蘇陜協作、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等多方面,積極推進脫貧攻堅的落實工作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鹰潭市| 施秉县| 北碚区| 黄山市| 绥江县| 黑龙江省| 都江堰市| 台湾省| 舟曲县| 泾源县| 江安县| 建瓯市| 含山县| 武邑县| 河东区| 岑溪市| 盐山县| 浪卡子县| 中阳县| 龙门县| 阿勒泰市| 河北区| 呼伦贝尔市| 武夷山市| 巫溪县| 伊金霍洛旗| 南靖县| 吉安市| 白山市| 苏尼特左旗| 福州市| 牡丹江市| 辉县市| 嫩江县| 龙陵县| 金坛市| 吴川市| 乌兰察布市| 禄丰县| 甘孜|